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优良家风是最好的“防腐剂”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5-11-26 18:05:26

编辑:禄劝—奚颢洋

家风不正,则党风不纯;家风败坏,则腐败滋生。包拯家训“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陶母封坛退鲊”等家训家风蕴含着拒腐防变的古老智慧。领导干部除了自身要清正廉洁外,还要注重家风建设,让家训家风成为日常坚守,让亲情监督与制度铁规同向发力,为清明政治建设注入磅礴活水。

腐鉴警今人,从传统智慧洞烛腐败根源。纵观千年以来的优良家风,无不体现着修身齐家乃至治国理政根基的智慧,甚至直击贪污腐败滋生的根源。近期通报的郑小燕案,更是家风失守引发“破窗效应”的直观体现。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元,倘若亲情失去纪律规矩约束,便会异化为贪腐的工具。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传统家训家风中汲取精华,结合家庭实际培育良好家风,使之融入日常成为约束行为的思想自觉,防止“廉内助”成为“贪内助”、朋友圈畸变为“腐败圈”。唯有以优良家训家风为镜,在一切贪腐行为发生之前打上“阻断剂”,让守廉意识融入家风血脉,防止亲情异变为贪腐的温床,才能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亲情建廉网,让清风正气永筑家庭屏障。家庭是反腐倡廉的前沿阵地,需从家庭公约、内部监督、文化浸润三个维度构建“廉洁防护网”。制定家庭廉洁公约,召集全家人一起商议达成杜绝礼品礼金收受、办事请托、大额资金支出透明化等约定,让抽象的廉洁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设立廉洁家风“监督员”,推荐一位家庭内部清廉正直、具有权威性的家庭成员成为廉洁监督员,对家人思想上、行为上的松懈及时敲响“警钟”。注重家庭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言传身教当好子女的“老师”,提醒配偶要恪守底线,以“贤妻夫祸少”理念杜绝贪腐行为。同时,要管好其他亲属,提醒他们谨慎交友,禁止以权谋私,让崇廉尚洁成为日常遵循的文化自觉,让亲情纽带转化为坚不可摧的廉政堡垒。

制度束亲权,以刚性规矩守护廉洁家风。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仅靠道德自觉难以抵御利益的侵蚀,需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把干部“入口关”,把家风建设纳入干部选拔考察内容,防止“带病提拔”。织密日常“监督网”,把家风建设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廉洁家风档案”,及时掌握亲属从业、财产变动等信息,利用大数据监督预警系统,对异常资金流动实时预警。划定行为“高压线”,建立健全家风建设工作机制,以具体措施规范干部“八小时内、外”行为,严禁以权谋私,强化亲属回避制度,严格约束领导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非公务交往,严禁利用管理服务对象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通过制度铁规的约束,将‘亲缘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廉脉承薪火,让文化基因滋养时代新篇。优良家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传承、回应时代。创新传播途径,通过家风影视剧、“家风故事会”直播等形式重现经典场景,搜集“公私分明”“廉洁奉公”等经典人物事迹,编印廉洁家风读本。赓续廉洁基因,挖掘本土廉洁家风资源,推动全民参与,动员教育、妇联、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将廉洁家风建设融入学校教育,融入社会文明建设。通过优良家风的传承,让以廉守家的传统智慧浸润人心、滋养家庭,在以廉正身的自觉中涵养清廉本色,使全社会形成清风传家的价值理念。(包崇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