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教育

经开区:借“三力” 筑牢廉政防线

来源于:驻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11-21 11:32:08

编辑:李抒璠

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今年以来,经开区创新廉政教育模式,通过借“上力”、聚“外力”、强“内力”三向发力,持续推动警示教育走深走实,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借“上力”,高位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今年7月,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警示教育。警示教育分为“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和“专题研讨学思践悟”两个阶段,通过观看《被“开发”的权力》警示教育片、分组研学、党纪党规专题辅导,深入剖析近年来经开区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教育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清醒,摒弃“看客”心态、“侥幸”心态、“走过场”心态,深化以案促改,加强政治建设,层层压实责任,深化系统施治,构建经开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幅幅悔恨的画面,让我深受触动。曾经看了很多警示教育片,都觉得离自己很远,这一次大多都是经开区原来的同事,真正的是身边人、身边事。”经开区的一名干部职工在会后感慨。

警示教育大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纪律的宣示。经开区以此为契机,迅速组织全区534名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推动警示教育向基层延伸,实现全覆盖、无遗漏。

聚“外力”,旁听庭审敲响廉洁警钟

“现在开庭!”近日,随着法槌的落下,一场警示教育在某区人民法院展开。经开区组织31名领导干部现场旁听城市管理局原高级主管张某某涉嫌受贿案件庭审。

从宣读起诉书、到法庭调查、证据的举证质证、控辩双方辩论,再到被告人最后陈述,“零距离”直击庭审现场,清晰再现了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受到党纪国法的惩治的过程。被告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忏悔。当事人的“现身说法”,让现场旁听人员深切感受到违法犯罪带来的惨痛教训。目睹曾经干事创业的同事,因廉洁底线失守,从“破例”到“惯例”最终成为“典型案例”全过程。经开区“这样听得见、看得着的警示教育方式”把“看在眼里的教训”变成“刻在心中的敬畏”,警示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时刻紧绷廉政之弦,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今年以来,经开区已组织2批次、50余名重点岗位、关键党员干部走进法院、走进庭审,把“庭审现场”变成“警示课堂”,同时,组织150余人先后到昆明监狱、昆明市警示教育基地、盘龙区人民法院开展实地警示教育活动,实现以案释法、以案明纪、以案促改。

强“内力”,夯实廉政教育基层基础

经开区注重激发“内力”,不断创新廉政教育载体,打造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打造“清廉经开”廉政示范点。深入挖掘经开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中的廉政元素,努力构建机关、街道、国企、民企、学校、医院全方位各具特色的廉政示范点。通过文化长廊、宣传栏、廉政故事等形式,自主选题展示廉政文化,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

同时,制定《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开展廉政家访工作办法》,组织全区各部门60余名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干部家属围坐一堂召开全区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家属座谈会,并对各部门“一把手”及新提拔领导干部开展“一对一”廉政家访,通过与干部家属拉家常、讲政策,了解干部“八小时外”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推动组织监督与家庭监督同向发力。

此外,严格落实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对管委会内设部门、街道、公司新任职领导干部24人开展廉政谈话,签订《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被谈话对象提交个人廉政情况书面材料,报告个人家庭情况,做到早教育早提醒,确保干部在起步之初就扣好“第一粒扣子”。 (孙若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