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早茭”长成“致富苗”

来源于:宜良县

发布时间:2025-11-13 15:13:55

编辑:宜良—刘红艳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露珠在翠绿的茭白叶间闪烁。宜良县狗街镇玉龙社区下伍营村的田间,村民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手起刀落间,一株株鲜嫩的“小早茭”被整齐收割,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颗从浙江引进的优良品种,在海拔1500米的温润气候中一年两熟,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苗苗”。

“大姐,今年茭白收成怎么样?销售还顺畅吗?”宜良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进田间,与正在收割的村民刘春林拉起了家常。

“今年收成可以,价格也高。”刘春林直起腰,利落地抹了把汗,举起沾着泥土的茭白,脸上洋溢着喜悦。

“目前种植和销售还有什么困难吗?”纪检监察干部继续了解情况。

“困难目前倒是没有了。”她指着身后的茭白田说,“之前修好了机耕路和灌溉渠,种植、采收都方便多了。现在一年种两季,产量越来越高,收入很稳定。”她补充道,“采收期我还能到车间帮忙打包、装车,每天能挣500元左右。”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善,离不开精准有效的监督保障。在“小早茭”产业发展中,宜良县纪委监委聚焦特色产业全链条成长,依托“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紧盯产业政策落实、设施建设、产销衔接等关键环节,深入一线走访调研,推动相关部门优化服务、强化保障。

走进玉龙社区的标准化冷链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包装刚采收的茭白。社区通过引进专业冷链技术,有效延长了茭白保鲜期,破解了远销难题。如今,这里已形成“育苗—种植—采收—冷藏—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经营的跨越。

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针对部分种植户反映的“抗病虫害能力偏弱”“销售信息对接不畅”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及时向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反馈,推动开展定向技术培训,协助搭建产销信息共享平台。同时,聚焦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惠农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产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如今,玉龙社区的茭白产业已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采收期日均收入190-240元,每亩年收益约1.6万元。这颗来自远方的种子,已在宜良的山水间深深扎根,从“小早茭”茁壮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苗”。

“我们将持续擦亮监督‘探头’,聚焦‘一村一品’发展,将监督延伸至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技术服务各个环节。”宜良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精准监督疏通产业发展堵点,以纪律保障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王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