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精准监督千年宝洪茶 非遗香韵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于:宜良县
发布时间:2025-11-06 11:53:48
编辑:宜良—刘红艳
深秋的宝洪山,层林尽染,茶花如雪。虽然采茶季已过,但茶农们依然在茶园里忙碌着,为茶树进行冬季管护。“今年茶叶收成不错,现在要抓紧时间施肥修剪,为明年春茶打好基础。”面对前来走访的昆明市宜良县匡远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宝洪社区茶农李洋一边修剪茶枝一边介绍。
这片历经千年风雨的茶园,承载的不仅是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更是村民致富的希望。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宝洪茶种植面积已达12741亩,2025年上半年干毛茶产量85.288吨,产值达5152.2万元,成为当地千余户茶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今年的茶叶收成怎么样?各项惠农补贴都到位了吗?”在秋日暖阳下,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茶园,与正在劳作的茶农亲切交谈。
“收成挺好,各项补贴也都及时发放了。”宝洪社区茶农李文停下手中的活计说,“县里还组织了秋季管护培训,教我们如何做好茶树越冬管理。”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背后,是宜良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护航乡村特色产业的持续努力。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和街道纪工委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监督茶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和群众收益情况,确保各项惠民惠农政策精准落地。数据显示,2024年,宜良县茶叶总产量80.2吨,农业产值4468万元;2025年上半年,成品茶产量已达45.93吨,产值4330.1万元。茶叶产业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的转型。
在保护好传统技艺的同时,宜良县推动宝洪茶产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茶园标准化种植;借力科技赋能,建立品质监管机制。
“我们正在利用农闲时节升级生产设备,既传承古法工艺,又提升生产效率。”宝洪茶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目前,宜良县不仅提升了传统绿茶品质,更成功开发出宝洪红茶酒、宝洪茶香皂、宝洪茶饼等深加工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秋日里的“七彩梦乡·宝洪茶山”别有一番韵味,虽然采茶季已过,但仍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茶文化。通过精心打造茶旅融合路线,游客可沉浸式体验采茶、观摩非遗制茶工艺、学习茶艺、品鉴特色茶宴。
匡远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以“茶旅一体化”为核心,已投入千万元财政资金,推进田园综合体、生态茶园基地、茶博馆等项目建设,推动宝洪茶从单一绿茶向多元化产品拓展。“用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把‘绿叶子’真正变为‘金叶子’。”
“精准监督、精确服务,守住‘小叶子’、护住群众‘致富心’。”宜良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靶向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有力监督护航千年茶香飘得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易盛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