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沉到一线听民声 实干担当践初心
来源于:嵩明县
发布时间:2025-10-29 15:31:51
编辑:嵩明—张兆如
基层更贴近群众,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的重要阵地。新征程上,纪检监察干部唯有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走到人民群众中来,才能在广阔基层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监督执纪答卷。
眼睛朝下,是深入基层的姿态,是心系群众的表现,更是对“国之大者”的具体践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无论是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还是民生保障政策的落实和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纪检监察干部当以敏锐的观察力,关注村庄的细微变化:留意老旧房屋安全、关注农田水利设施、体察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只有主动将监督视角聚焦于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才能精准把握基层发展现状,找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着力点。
耳朵竖起,是真诚倾听的体现,是广纳民意的智慧,也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群众的意见里往往蕴含着改进工作的宝贵建议。纪检监察干部要愿听、会听、善听,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时,既要关注群众的肯定,从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更要重视批评和不同意见,直面问题、及时改进;还要认真收集建议,汇聚民智,让群众在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使工作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心。唯有真诚倾听各类声音,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监督执纪工作清单,才能让政策更接地气、服务更加温暖。
脚步不止,是务实担当的作风,是攻坚克难的行动,也是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的真实写照。问题不会自动解决,群众困难需要实实在在去推动。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深入矛盾调处一线、乡村建设现场、民生保障领域。在监督执纪中遇到困难,不推诿、不回避,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用新方法、新技术破解难题。纪检监察干部只有通过扎实的行动践行初心,才能将为民服务的承诺转化为实际监督成效,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张兆如)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