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纪检监察》杂志:以科技之力激活纪检监察新质生产力
来源于:《云南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2025-10-20 10:35:06
编辑:赵艳芳
《云南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8期刊发:《以科技之力激活纪检监察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之力激活纪检监察新质生产力
昆明市纪委监委以“数字昆纪”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嵌入纪检监察工作全流程,创新“一网一脑一景一机制一场所”数字纪检监察体系,通过构建覆盖全要素的数据网络、打造智能分析的“智慧脑”、聚焦重点领域的“场景化监督”,以科技之力重塑监督生态,激活纪检监察新质生产力。
昆明市石林县纪委监委积极推行“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模式,充分运用各类大数据平台,采取“线上”智能化监督、查询、预警,“线下”实地核查方式,助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图为该县纪委监委联合鹿阜街道纪工委到大乐台旧社区开展线下核查。(槐庆元摄)
织密一张覆盖市、县两级的“AI智慧网”。在全省率先成立数字与信息化室,配备具有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等专业背景的专职力量,负责纪检监察数字化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运维及安全保障工作。除呈贡区、安宁市纪委监委成立本级信息化专门机构外,其余县(区)纪委监委成立大数据监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初步形成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补充,覆盖市、县两级的信息化工作队伍,实现了信息化工作组织架构市、县两级全覆盖。以“数字昆纪”平台为核心载体,构建覆盖市、县两级的AI智慧网,通过部署内网环境下的数据互通机制,实现与省级平台接口兼容,形成上下联动的数据网络底座。整合巡视巡察、信访举报、财务预算等核心业务数据,并通过多模态材料处理能力实现文本、表格、扫描件、图片、音频等异构数据的智能解析。以“数据跑路”模式提质增效,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目前实现对农村集体“三资”、医保基金等领域的穿透式监督,让监督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作战”,形成市、县联动的数据治理闭环。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中,搭建模型38个,产生预警信息4.99万条。构建“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分办处置—反馈跟踪”的大数据监督闭环工作模式,有效解决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县(市、区)纪委监委人员少、力量弱等问题,用精准“算力”助力解决“人力”问题。通过大数据监督加速推动职能部门各类数据资源融会贯通,督促职能部门参与共建数据标准、收集业务数据、开展预警信息核查,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关键点安上“探头”,让数据推动自我监督,从而自觉规范权力的行使。
建设一个以AI私有化大语言模型为中枢的智慧脑。以科技创新赋能监督执纪,打造“数字昆纪”AI私有化大模型系统,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形成“数据跑路、线索浮现、分析深化、报告精准”的核心能力,为精准监督提供技术支撑。一是构建安全可控的智能底座。基于DeepSeek、通义千问3等开源大模型技术,注入专业知识库,涵盖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巡察报告等多维度内容,搭建私有化部署的AI中枢,确保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形成覆盖党的建设、经济发展、资源交易等领域的知识图谱。二是重点模块穿透关键监督环节。调阅资料分析模块: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发现“合同在先决策在后”程序倒置、“沉睡资产探测”资源浪费等异常现象;人物关系穿透模块:通过关系时间线耦合分析、白手套识别等功能,揭示利益输送、政商旋转门等隐性风险。三是智能工具包提升监督效能。系统配套AI排版校对、批量问答等工具,解决传统人工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此外,情绪趋势分析、核心诉求提炼等功能,辅助研判群众诉求与风险苗头,实现监督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打造一系列不同场景的大数据监督模型。出台《昆明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工作管理规定》《昆明市纪检监察系统大数据监督和办案典型案例评选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探索“领导小组+领衔领导+牵头部门+派驻机构”的联动协作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牵头部门在模型构建等理论方面和监督点确定、业务规则研判、模型数据校验等实战方面的统领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贴身监督”优势,调动驻在部门力量做好监督点调研、业务规则尺度把握、数据调取等工作,打好监督“主动仗”。在农村集体“三资”科学监管场景中,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穿透式监管及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流向的全程监督;在养老服务监督场景中,对设施建设、补贴发放、服务质量等环节实施监督;在智慧巡察监督场景中,深化对村级党组织的数字化精准巡察;在财务预算单位整治场景中,深化市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合规性的智能审计;在住房维修基金整治场景中,加强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使用透明度的智慧监管;在规范招商引资与项目实施场景中,对招商政策落地、项目招投标、建设管理等环节实施智能预警;在政治生态分析场景中,构建智能化分析模型,对地区、单位政治生态动态监测评估;在招标采购专项整治场景中,对招投标领域的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进行分析预警,着力维护良好营商环境。同时,深挖模型数据背后的业务规律,以“成熟”模型为参考样本探索监督模型机器学习新路径,用“已查实数据”反复进行机器训练提升模型精准度,不断积累 AI 在大数据监督模型构建中的实战经验。今年以来,220个模型共产生预警信息10余万条,核查1.36万条,查实7752条,移送问题线索35件,推动立案10件,完善制度2项。此外,昆明市纪委监委选编市、县两级大数据监督典型案例形成《大数据与信息技术通讯》,列明模型内容提要、典型案例、数据来源、建模方法、业务依据,集聚智慧、促进交流、推广成果,激活纪检监察新质生产力。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