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母亲做的月饼

来源于: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5-10-16 11:07:07

编辑:牛明峰

现在的月饼越来越精致。锦盒装潢,金箔贴面,内里的馅料也是讲究得很,什么瑶柱鲍鱼,流心奶黄,名字都带着几分富贵气。可我总觉得,那层层包裹之下的时尚月饼,反不如我母亲做的那“土”月饼来得实在,来得暖心。那没有华美外衣包装的“土”月饼里,藏着的,也许不只是岁月的滋味罢,还有一些可供感悟的人生况味。 

母亲做月饼,是从不马虎的。新收获的小麦粉,自家晒的南瓜子,芳邻家送的芝麻,还有舅舅酿的那一罐澄澈的蜂蜜。

我总记得她揉面的样子,袖子挽得高高的,露出的手腕一下一下地用力。她说:“面要揉到份上,烤出来才够软,咬着不硌牙。”这朴素的话语里,我也听出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面如是,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需要经过一番实实在在的揉捏,一番不掺水分的磨砺,筋骨才张得开,脊梁才挺得直。那揉进了力道的面团,光光的,润润的,像一块微黄的玉,便有了根基。 

馅料更是简单,并没有那些花哨名目,只是将瓜子、芝麻、碎花生与蜂蜜细细拌匀。那香气是厚实的,暖烘烘的,能填满整间老屋子。她将这般实实在在的馅,满满地包进擀好的面皮里,然后用那块传了多年的旧木模子,轻轻一按,再倒出来,月饼上便有了清晰而朴拙的花纹。这让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话:“素以为绚兮”。最本真的、最质朴的底子,往往能承载最恒久、最动人的美丽。这美,是不必依靠外部的金彩来装点的。 

烤焙是最见做月饼功夫的。家里的土灶,火候全凭母亲的经验掌握。她静静地坐在小木凳子上,时而添几根柴,时而俯身观察灶膛里的光色。火太旺了,则外焦里生,徒有其表;火太弱了,则饼子僵实,食之无味。唯有那不急不躁的文火,慢慢地、均匀地将热力透进去,才能成就外皮微脆、内里酥软的正品。这其中的分寸,又岂止是在做一块月饼呢?

 月饼出炉时,是我们孩子的节日。可母亲总是先拣出几个,用崭新的白瓷碟子盛好,让我给隔壁独居的老奶奶送去。那月饼金黄油亮,热气与香气缠裹在一起,是老屋里最温暖的风景。母亲看着我们,眼里是满满的笑意,嘴里叮嘱着:“慢点儿,还有呢,给你爷爷奶奶留几个。” 

今年国庆回家,八十岁的母亲又重操旧业。她的手已有点颤抖,眼已花,揉一阵面便要歇一歇。可那月饼的滋味,竟一丝也未走样。我捧着这温热的饼,仿佛捧着一枚从旧日月光里传来的印信。 我忽然醒悟了。这月饼里,揉着的是不掺假的面,包着的是不虚浮的馅,守着的是不过火也不欠功夫的火候。这何尝不是一种“廉”呢?这本分的香甜,这坦荡的温暖,足以涤荡肺腑,照见初心。月光还是千年前的月光,而人间最可贵的,或许便是这历经岁月沧桑,却不曾变味的家的清白。(牛明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