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从节日风气之变看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5-09-30 15:39:09
编辑:官渡—刘涛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当传统节日的团圆情愫与盛世华诞的奋进豪情交织,一股清廉之风也随之吹入千家万户。从“天价月饼”的退场到“简装月饼”的走俏,从“酒局饭局”的收敛到“家庭聚餐”的温馨,从“人情往来”的负累到“清风明月”的纯粹,节日风气的深刻变革,不仅是民生温度的跃升,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生动注脚。
从“积弊深重”到“回归本真”。曾几何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被利益输送的“潜规则”所侵蚀。普通家庭为“不丢面子”的节礼开销发愁,办事群众为“打通关节”的人情往来焦虑,清正干部为“拒礼压力”的“人情债”困扰——节日本应承载的情感联结,被扭曲成权力与利益的交易场,不仅消解了传统文化的纯粹性,更啃食着群众的获得感,成为腐蚀党的肌体的“慢性毒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党中央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件小事一件小事抓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等突出问题,严查隐形变异行为,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如今的节日期间,商场里豪华礼盒难觅踪影,实惠简装成为主流;餐桌上公款宴请大幅减少,家庭团聚、朋友小聚渐成风尚……这场持之不懈的正风肃纪攻坚战,不仅让节日回归“团圆、和谐、简朴”的本质,更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节日风气之变,折射出监督执纪理念的深刻变革。过去,对“节日病”的治理多是“事后追责”,往往是问题成风后才集中整治,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循环。如今,监督触角延伸至“事前预防、事中纠偏、事后严惩”的全链条,构建起“不敢、不能、不想”的制度闭环。节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印发廉洁提醒、通报典型案例、开展廉政谈话,为党员干部划出“行为红线”;节中,运用“四不两直”检查、大数据筛查、交叉互查等方式,对隐蔽场所违规吃喝、电子红包输送利益等变异“四风”露头就打;节后,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既追究直接责任又倒查领导责任,形成强烈震慑效应。这种“全天候”“立体式”的监督模式,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节日腐败”无处遁形,让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当“不敢腐”的震慑形成、“不能腐”的笼子扎紧,“不想腐”的自觉便成为作风建设更深层的追求。在高压震慑下,党员干部从“怕被查”的“不敢”,到“受约束”的“不能”,最终升华为“不愿腐”的自觉——节日期间主动拒绝礼品、简办家宴、陪伴家人,成为越来越多党员干部的选择。政治生态更加清明,纯净的党风政风引领带动社风民风,“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价值导向日益鲜明,家庭助廉、单位倡廉、社会护廉的氛围愈发浓厚。
小节见大德,小事关大局。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实的政治保障。(邓勇)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