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参观张天祥故居记

来源于: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5-09-30 15:24:54

编辑:牛明峰

国庆前夕,我和妻儿踏进禄劝县转龙镇则邑村委会发莫卧村,这时,淡淡的白色晨雾尚未散尽,青松翠竹掩映间,一幢二层木楼静静伫立,瓦楞上铺着薄薄的秋霜,时光仿佛在此凝固了。作为有过十六年军旅生涯的退役军人,我站在张天祥上校故居前,觉得每一寸木板都在诉说共产党人如何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木阶吱呀响,引我走进1935年的春天。十九岁的彝族青年攥着昆明军士大队录取通知书,从这片彝乡山水走向昆明。在边纵领导人朱家璧同志身边,他第一次明白“枪杆子为谁而扛”——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千千万万衣衫褴褛的乡亲。故居墙上泛黄的《入党申请书》复印件上,那句“愿为劳苦大众奋斗终身”的墨迹,就像他在滇军十八师潜伏十三载的写照:表面是国民党军官,暗地里输送情报、积蓄力量。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坚守,正是共产党员对信仰的绝对忠诚。

二楼作战图前,我仿佛看见1949年4月的烽火。时任边纵二十五团团长的张天祥,面对金洪照“保家队”的归顺,展现出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他不是完全用武力剿灭,而是促膝长谈三日,用“为人民扛枪”的道理将三百散兵游勇收编为革命力量。窗外松涛阵阵,恰似当年整编大会上,新战士举起右拳的宣誓声。这种“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的胸襟,源自对党的统战政策的深刻领悟。

厨房土灶台边挂着的蓑衣最令我动容。老乡说张天祥每次回乡,总要披着它走访农户。1949年寒冬,他带着全团帮老乡修屋垦荒,自己却冻伤了。“共产党员不是官老爷,是人民的勤务员。”木墙上这句斑驳标语,与他握枪的照片形成强烈对比。这让我想起自己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时,老班长说的:“军装上的泥巴越厚,离百姓的心越近。”

竹林深处有座荒坟,埋葬着张天祥的发妻。为避敌人追捕,他七年未归家,妻子临终前仍嘱咐子女“莫拖累你爹干革命”。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何尝不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缩影?当我触摸坟前无字碑,忽然懂得什么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词。

夕阳西下,我向故居敬礼告别。松涛声中,张天祥的一生如画卷舒展:从彝族娃子到革命者,从地下党员到人民军队的团长,每个身份转变都烙印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虽无烽火硝烟,但复兴之路同样需要“张天祥式”的担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征程中淬炼党性,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

归途车过转龙镇,我看见乡村振兴的标语在晚霞中熠熠生辉。这片革命先烈守护过的土地,如今稻浪千重。这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共产党人用生命播下的种子,终在新时代长成参天森林。而我将接过这束星火,继续照亮山河万里。(沈金海)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