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禄劝:推动农旅融合 助农增收“枣”致富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5-09-24 11:19:12

编辑:禄劝—奚颢洋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走进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脆枣基地,沉甸甸的枣儿挂满枝头,阵阵枣香随着秋风扑面而来,枣农们正忙于采摘、分拣、包装脆枣,前来采摘体验和休闲消费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禄劝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以脆枣产业资源为载体,以脆枣采摘撬动农旅融合,以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田园体验、温泉度假、红色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鼓励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旅游饭”。

枣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全链条、全过程监督护航。禄劝县纪委监委聚焦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流程和联农带农机制落实,建立“片区协作+专项监督+联合检查”多维度监督机制,深入脆枣种植(村)基地、农家乐、民宿景点等场所,重点检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秩序规范、服务质量提升、干部作风、群众增收致富等情况,及时清除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为农旅融合发展注入“廉动力”。

“这里离高速路近,入园道路平坦,带孩子游玩、采摘都很方便,还能进村体验民风风俗,购买农户散养的乌骨鸡和有机蔬菜,游玩体验非常棒。”脆枣基地内,来自昆明市城区的刘女士对正在开展“体验式”监督检查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在监督实践中,禄劝县纪委监委从脆枣产业、文旅项目建设两端精准监督发力,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纪(工)委监督“前哨”作用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贴身”监督优势,走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看实况,让监督“探头”直插基层一线。聚焦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综合分析研判,建立“清单制+责任制”监督机制,进一步厘清部门和属地政府责任,逐项制定整改方案,以派单监督推动问题整改销号,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同频共振、靶向发力。

针对连续强降雨导致的入园道路损毁、基地停车拥挤、文娱项目单一、快递进村覆盖面窄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牵头召集相关部门集中“会诊”研判,督促交运、邮政等相关部门实施全县30户以上自然村(组)道路硬化,打通“断头路”,实现“产业路”与“旅游路”串联互通,并及时修复入园道路损毁路段并将其纳入农村公路管护范围,协调建设增加停车泊位,畅通冷链物流和快递入园进村,夯实农旅融合配套基础设施。

为推动脆枣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禄劝县纪委监委不断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督促农业农村、文旅、林草等部门通过引进优势市场主体、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整合产业扶持资金等方式,加快脆枣产业种植技术研发、品牌申报、文创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深入推进A级乡村旅游点申报和创建。协同农业农村、文旅、市场监管、应急等相关部门,加强农家乐、民宿景点等场所卫生环境、安全生产、农特产品质量及涉旅企业证照办理、项目审批、许可发放等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缺斤短两、强买强卖、以次充好、假冒“砚瓦脆枣”品牌等行为,保障游客的采摘体验质量和购物权益安全,让“放心采摘”成为持续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聚焦项目扶持资金使用、农民工资发放、土地流转金兑现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嵌入式”监督检查,协助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帮扶机制,保障群众入股分红得股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出售农特产品得现金、家门口就业得薪金、自主创业经营得资金,以脆枣产业串起农旅融合“共同致富链”,让特色产业发展红利“装进”群众的口袋。

如今,该县高原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4.41万亩,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3万余户农户,其中,脱贫户3000余户。下一步,禄劝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围绕“特色水果+农旅融合”发展规划,继续紧盯农旅融合发展重点环节,创新监督方式,着力解决农旅融合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卡点,以强有力监督绘就乡村振兴“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画卷。(文天祥)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