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金秋时节话廉洁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5-09-24 10:57:30

编辑:官渡—刘涛

当第一片银杏叶在晨露中泛起金边,当稻田里的穗浪裹挟着沉甸甸的稻香,金秋以它特有的丰盈姿态叩响时节之门。参加工作后,我常驻足于这样的时节——春华秋实的自然轮回里,品味这藏着廉洁从政永恒密码的季节。唯有在春播时守住初心,方能在秋收时收获安宁;唯有在成长中剔除贪欲的杂草,才能在丰年里守住精神的粮仓。

秋风送爽,寒蝉饮露,方可清醒于世。

春秋时期,宋国司城子罕面对献玉者时说:“尔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若受其玉,则吾失宝矣。”这番对话穿越两千六百年时空,在金秋的晨光里愈发清晰——当物质丰裕成为时代底色,廉洁恰似精神原野上的守望者,守护着比黄金更珍贵的品格。

明代名臣于谦在《入京》诗中写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位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自勉的清官,在任河南巡抚时,返京述职不带一物,仅以“两袖清风”回应朝堂腐败。正如金秋的田野需要剔除稗草才能孕育硕果。党员干部的成长必须经受“去芜存菁”的淬炼——当权力与诱惑交织时,唯有保持“寒蝉饮露”的清醒,方能守住政治生命的丰收季。

“秋道敛,万物盈。”是深谙秋敛之道的清廉文脉。

翻开历史长卷,廉洁从来不是空洞的训诫,而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生存智慧。东汉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当昌邑县令王密夜怀十斤黄金相赠时,杨震正色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声叩问穿越东汉的夜空,在今天的警示教育片中依然振聋发聩。在大多受贿案中,行贿者正是以“深夜无人知晓”为掩护,最终将官员拖入深渊——古今对照,贪欲的陷阱从未改变,唯有敬畏之心的堤坝需要不断加固。

晋代陶侃任浔阳县吏时,曾将公家腌鱼送给母亲,却被陶母湛氏原封退回,并附信训诫:“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耳。”这封《退鱼书》堪称古代家风建设的典范。站在金秋的门槛回望,从子罕拒玉到杨震四知,从陶母退鱼到于谦两袖清风,中华民族的廉洁基因始终在历史长河中奔涌向前。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而言,这个季节既是收获的时节,更是播种新希望的起点——当我们以“秋蝉鸣警”的清醒祛除思想尘埃,以“白露涤尘”的彻底规范权力运行,以“凉风肃纪”的力度严查腐败问题,必将在时代的丰收画卷上,写下属于这一代人的廉洁注脚。(刘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