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故事:铮铮铁骨的毛玉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5-09-08 15:08:47
编辑:官渡—李代瑜
在明代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云南昆明籍的廉吏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便是毛玉。毛玉(公元1464-1524),字国珍,号琢庵,云南右卫(今昆明高峣)人,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进士。正德五年(公元1510)为南京吏科给事中,疏劾大学士焦芳、刘宇。嘉靖初为南京兵科给事中,劝帝戒嗜欲、杜请托。以议大礼,受杖下狱死。其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在明代政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言敢谏,弹劾奸臣护朝纲
明武宗时期,朝政污浊不堪,皇帝宠信太监,导致盗贼四起,阁臣却无所作为。在这样的黑暗背景下,毛玉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他上疏弹劾华盖殿大学士焦芳、文渊阁大学士刘宇,直言二人不作为、不担当,祸国殃民,请求朝廷从严惩治,以谢万姓。
毛玉的弹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朝政的深刻观察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他的奏疏言辞恳切,有理有据,让皇帝不得不重视。为了防备战乱,他还建议加强南京防务,并亲自留守加强戒备。在他的努力下,南京戒备森严,“盗不敢犯”,为当地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正审案,雪冤禁暴安边疆
嘉靖元年,毛玉改任吏科给事中。在审理受叛王朱宸濠牵连的多起冤案时,毛玉展现出了公正无私的品质。他深入调查甄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使许多受牵连者得以雪冤。他还敏锐地意识到地方官员与藩王交往可能带来的风险,建议禁止这种交往,以维护边疆稳定。此外,永昌府恢复设府后,他汲取以往武官骄横、贪婪的历史教训,上疏建议加强知府权力,削弱监军和武官权势,这些建议均被朝廷采纳,为边疆的安定奠定了基础。
坚守正道,血谏“大礼”终殒身
嘉靖三年,“大礼议”之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嘉靖帝为了尊生父为“皇考”,与众多大臣产生了激烈矛盾。毛玉属反对嘉靖皇帝尊生父为“皇考”的一派,他认为嘉靖帝的做法背违成法,变乱国是。
在一次早朝后,毛玉等群臣跪于皇宫左顺门前哭谏。嘉靖帝大怒,严令“下狱受杖”。在这场残酷的廷杖中,16人被打死,百十人被逮入锦衣卫狱。毛玉被打得皮开肉绽,最终卒于狱中。他死后,因其生前生活穷困潦倒,竟无钱装殓,其境遇令人神伤,但他坚守正道、不畏生死的精神却令人肃然起敬。
精神永存,廉洁从政启后人
隆庆元年,毛玉始得平反,被追赠为光禄少卿。毛玉的一生,是忠于职守、清介耿直的一生。他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进谏,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廉政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敢与腐败斗争到底的精神,是毛玉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廉洁从政依然是每一位公职人员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勇于担当、敢于直言,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昆明市官渡区纪委监委 刘斌)
参考资料:《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 毛玉传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