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严家教正党风筑清风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5-09-05 14:31:58
编辑:石林—沈容宇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短短一语,道破了教子成才,必须以严正为本。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句话更具特殊意义,严格的家教不仅关乎家庭的兴衰,更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是筑牢廉洁防线、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关键。
严正己风,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立清正典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作为家庭的引领者,自身行为是最有力的教育语言。谷文昌与林业管理打交道半生,始终坚守“不占公家一寸木材”的底线,他在账本上清晰记录每一笔公务开销,连招待客人的茶叶都坚持自掏腰包,这恰是对“严以正己”的生动诠释。反观那些台上高谈反腐、台下大肆敛财的双面官员,如同纸糊的灯笼,看似光鲜却经不起风雨,最终在“小节不拘”的放纵中滑向深渊。因此,党员干部要严守廉洁自律红线,以“常省己身”的觉悟持续锤炼党性,让清正之气如春风化雨般,滋养整个家庭的精神土壤。
严管子女,以“治家严犹治国”培清朗之风。古人云“治家严,家乃和”,严格管教子女,实则是关爱。焦裕禄为子女定下“不准看白戏”的铁规,即便孩子哭闹耍赖也绝不破例,看似不近人情的严苛,恰是对子女最深厚的保护。一些党员干部对子女宠溺放纵,导致子女依仗父母权势,为所欲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不仅毁了子女前程,也让整个家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党员干部应明晓“过爱则害”的道理,借鉴古人“孟母三迁”“画荻教子”的智慧,自小便培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与法治观念,教导他们秉持勤俭朴素之风、坚持自食其力之道、远离骄奢淫逸,让子女在清正家风中成长为栋梁之材。
严培家教,以“家声正而后世昌”养清朗之风。家庭是社会构成之根基,家风是党风之镜鉴。古训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足见家风不正则难以涵养清朗政风。彭德怀同志在侄子被授予军衔时,特意要求将其军衔压低一级,并以“近水楼台‘不’得月”的道理教导侄子,一番苦心旨在让他领悟“严实为爱,宽反成害”的深层道理。这种从严治家的理念,不仅是对家人的负责,更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党员干部当以“修身齐家”为起点,将“公权姓公”的理念融入家庭血脉,把“为民服务”的宗旨刻进家风基因。如此,方能让每个家庭的“小气候”汇聚成社会的“大清风”,让严培的家教成为党风政风的稳固基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党员干部应深刻领悟严格家教的重要性,以自身的严格要求为起点,延伸到对子女的严格教育,进而推动全社会在良好风气的滋养下蓬勃发展。(李卿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