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老屋的魅力
来源于: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5-08-29 10:03:43
编辑:牛明峰
每次返回故乡,我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朽木门,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微凉阴湿的气息,夹杂着泥土与陈年旧物的沉滞味道。这气息没有城市里消毒水那般刺鼻,倒像是大地本身在轻轻吐故纳新。老屋便这样静静地立着,如同一位饱经沧桑却依然挺直腰杆的老者。
黄土掺和了麦秸夯筑的墙壁,在风霜雨雪反复抚摩之下,留下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是艰难岁月的伤疤,而是旧生活颁发的勋章。我常常想,人心若能如这土墙一般,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改其色,那便是极好的了。祖父说:“造墙时麦秸要掺得匀,夯得要实,这样的墙才能经年不倒。”廉洁何尝不是如此?唯有将正直之“麦秸”均匀掺入日常,将原则之“夯”实实在在落下,方能筑起抵御外界诱惑的坚固屏障。
院中那棵小黑枣树,是祖父少年时栽下的。炎夏时节,它投下厚实的凉荫,树影摇曳婆娑之间,成了我们嬉闹的乐园。枣树不羡桃李之艳,不慕松柏之姿,只默默结出甜美的果实。这使我想起那些扎根基层的清廉之士,他们不慕虚名,不图私利,只求为民做点实事好事。枣树年复一年地生长,把根系深深扎入泥土;党员干部也应当时时滋养自己的精神根系,使之深入道德的沃土。
堂屋里,祖父曾经盘坐在草席上编荆条筐篓。荆条在他枯瘦却灵巧的手里穿行摩擦,发出沙沙沙的轻响。编筐要经纬分明,稍有错乱便会散架。人生在世,亦当如此经纬分明,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墙上发黄的奖状被灶烟熏得微微泛黄,却依然倔强地贴着,像不肯褪色的勋章。荣誉如同这些奖状,时间久了自然会褪色,唯有清白之名能历久弥新。
灶房里,豆秸秆在土灶膛中噼啪作响,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祖母曾经从灶膛里掏出烤得焦香的红薯分给我们兄妹三人,那香味足以融化所有的馋涎。厨房里悬着风干的蔬菜,堆着柴禾,倚着农具,一切都井然有序。一个家的风气,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处。不浪费一粒粮食,不贪图一点便宜,这便是我们这个家族最朴素的廉洁。
灯下,祖父听着匣子里的戏文,手指随着节拍轻叩桌面;祖母凑近灯光缝补旧衣,针线在光影里穿梭。我枕在草席上,听着夏虫低鸣,在祖母的故事里渐渐入睡。这些平凡的夜晚,教会我知足常乐的道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守住多少本真和本分。
如今的老屋,只剩几段断壁残垣,但那些记忆却越来越清晰。老屋的魅力,不在于它的梁椽砖瓦,而在于它承载的那种生活态度——简单、朴实、清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这种精神上的“老屋”,让心灵有所依托,让操守有所凭靠。
老屋虽塌,其魂永存。它化作我生命中最深的院落,时刻提醒我:人生在世,当如黄土墙般质朴,如枣树般实在,如灶火般温暖,如油灯般明亮。这便是老屋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牛明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