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清醒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5-08-26 11:48:04
编辑:西山—李雅静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我们党始终将“赶考”的清醒与坚定熔铸于血脉。新发展阶段,党员干部尤须常怀“赶考”之心,永葆清醒坚定,以应对风云变幻、迎接挑战考验。
以初心使命为舵,方能在“赶考”途中不迷航。革命年代,无数先驱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捐躯,皆因心中那份纯粹而炽热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以革命先辈、时代楷模、身边优秀党员为镜,学习他们坚守信仰、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要坚持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铭刻于心,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习惯,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在思潮激荡中坚守信仰高地,在成就光环下克服骄傲懈怠。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基本路线和光荣历史,深刻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核心要义。须时时拂拭思想尘埃,将理想信念作为照亮“赶考”征途的灯塔,如此方能在复杂考验中守住精神家园、坚定前行方向。
以过硬能力为桨,方能在“赶考”路上不停航。“赶考”并非空谈,关键在于实干。时代考卷中的发展瓶颈、改革险滩、风险挑战等各类难题,无一不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的严峻检验。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主动投身实践“大熔炉”,在基层一线、吃劲岗位中锤炼过硬本领。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矛盾、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既要敢于担当,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更要善于作为,在改革前沿、创新高地中提升专业素养,在“啃硬骨头”“涉险滩”中磨炼真功夫。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追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优良作风为帆,方能在“赶考”路上不偏航。优良作风是“赶考”的坚固护栏,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明确“红线”,守住“底线”。对个人名誉、地位要看得淡、放得下,杜绝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要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真正把“官”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陈思思)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