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花链上的“护航”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5-08-21 17:23:55
编辑:富民—郭世敏
初秋时节,富民县大营街道三村村,晨露还挂在玫瑰花瓣上,田间已有弯腰采收的身影。从田垄间的姹紫嫣红到集装箱里远销欧美的艺术摆件,“鲜花经济”托起了群众的幸福生活,而这条“花样产业链”的每一步延伸,都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护航。
2015年,富民县三村鲜花协会挂牌成立,近年来随着干花产业日渐壮大,协会会员越来越多,村民们的嘀咕声也悄悄冒了出来:“钱花在哪里?种苗好不好?会不会有人中饱私囊?”面对这些疑虑,街道纪工委主动介入,与村监委组成监督小组,把监督的“探照灯”对准了协会运作的每个环节。
纪检监察干部成了协会的“常客”:看种苗发放清单,核对是否按承诺给每户会员配齐玫瑰、满天星等种苗;查技术指导记录,确认技术员是否按时到田间手把手教灌溉、防病虫害;核销售渠道合同,确保外销利润“一分不少落农户口袋”。
在种植环节,协会组织全流程花卉种植培训,纪检监察干部则通过抽查培训签到、回访农户掌握情况,较真“实效”,防止“形式主义”浪费资源,让农户真正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思维,用科学管理提升鲜花品质与产量。
种植基地里,会员王大哥正跟着技术员调整滴灌阀门,他笑着说:“以前种花靠经验,现在按‘规程’来,浇水多少、施肥时间都有讲究,这多亏了协会的统一指导。”如今,在监督护航下,协会运作愈发规范,玫瑰、兔尾草成了田间“新主角”,为这条“花样产业链”扎稳了根基。
走进干花压制工坊,20余名工人正围着干燥板忙碌,65岁的张大妈小心翼翼地将满天星摆进压板,眼角的笑意藏不住:“一天120块,按月结,从不拖欠。”她或许不知道,每月发薪前,村监委都会对照考勤表核对工时,街道纪工委也会随机拨通工人电话:“工资到账了吗?和当初说的一致不?”正是这样的“贴身监督”,让“时长付费”模式成了定心丸,让中老年弱劳力敢来干、留得住。
这样的保障,让干花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就业磁场”,不同年龄、不同技能的村民循着花香而来,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增收的渠道。目前,干花产业年均收益约150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其中弱劳力占比超六成,年轻人占近三成,村民年均增收2万余元,每一笔收入的背后,都有着纪检监察监督的“护航印记”。
产业链在延伸,监督的目光也始终向前。“下一步拓展电商渠道,得防着虚假宣传;搞农文旅融合,要盯着项目资金别浪费......”街道纪工委书记冉光在工作笔记上记下新的监督重点。正如他所说:“乡村振兴的路有多宽,监督护航的网就得有多密。”而这张网,正托着三村人的好日子,在花香满径的振兴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钱媛媛)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