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监督赋能园区服务“再升温”发展“再提速”
来源于:嵩明县
发布时间:2025-08-19 11:18:01
编辑:嵩明—张兆如
“在园区纪工委的监督推动下,我们积极走访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把工作做到企业主们的‘心坎上’,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今年以来签下了不少企业,有力解决了闲置厂房利用难题。”近日,嵩明县纪委监委驻县检察院纪检监察组联合经开区纪工委再次来到经开区管委会,跟进监督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的推进情况时,杨林经开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道。
今年以来,为服务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杨林经开区闲置厂房利用难题,嵩明县纪委监委采用“企业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模式,紧盯园区政策服务、行政审批、基础配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监督与“走访、调研、服务、解题”有机融合,通过问需于企、问计于企,“贴身”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规范履职,切实把监督成效转化为园区经济发展效能。
“为解决园区企业日常反映的政策对接、要素保障和项目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诉求,我们既当‘监督员’又做‘服务员’。”
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探头”作用,围绕提升涉企服务质效,不定期开展“嵌入式”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措施。在监督推动下,杨林经开区紧扣《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摸排“园中园”运营现状,于2024年7月正式出台《嵩明杨林经开区“园中园”规范管理工作机制(试行)》,创新提出“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开发模式,明确产业定位、招商标准、效能评价体系,让闲置厂房盘活有规可依、有据运行,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资源配置高效的标杆载体。
如何实现闲置厂房高效盘活与资源利用最大化?带着这个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现场检查、参加会议、提出建议等方式集思广益、共商对策,推动杨林经开区招商、规建、经发三部门联动构建“三位一体”创新工作体系,一方面安排专人专班对接企业入驻改造、政策申报、用工招聘等需求,极大压缩审批时限。另一方面,针对“园中园”厂房面积灵活、交付快捷的特点,重点招引租用厂房类“短平快”型优质项目,实现“签约即入驻、投产加速度”,以“毛细血管式”渗透完善主导产业生态,“短平快”精准匹配。此外,组织招商专员实地拍摄5期“园中园探厂”系列视频,直观展示区位、厂房、产业链配套,吸引了广大企业关注,激发其投资入驻意愿,在盘活园区闲置厂房的同时实现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的进一步聚集。通过服务提效、招商精准、传播破圈的闭环运转,不断加速存量资源盘活,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着营商环境的好坏,县纪委监委坚持关口前移,紧盯领导班子及“一把手”、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一线服务岗位人员等,重点对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政商关系“不亲”“不清”等问题分层分类精准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杨林经开区累计消化闲置厂房12.64万平方米,新引进21家契合产业定位的企业,协议总投资4.9亿元,预计产值17亿元。入驻园区企业员工中,超过70%的岗位由经开区及邻近乡镇居民获得,助力群众实现了‘出家门、进厂门’的就业愿望。”杨林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杨林经开区正以“寸土生寸金”的决心,让沉睡厂房变身产业高地、就业引擎,县纪委监委也将以精准监督的“亮剑”姿态, 立足职责、靶向发力,让园区企业切实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权益有保障、发展有后盾”,不断提升园区“软实力”,为加快推进“园中园”建设保驾护航。(张兆如)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