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彩编菱角 廉韵传承——探访呈贡非遗“菱角”技艺
来源于:呈贡区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5:56
编辑:呈贡—李云伟
在昆明市呈贡区,一项质朴却精湛的非遗技艺——菱角编制,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匠人们以彩线和麦秸为经纬,凭借一双巧手,将其编制成玲珑有致、棱角分明的艺术珍品。这不仅是世代匠心与民俗智慧的结晶,其简朴的材质、严谨的工序与方正的造型,本身便是对坚守本真、恪守规矩、淬炼纯粹精神的生动诠释。在一编一织间,传统手工艺的灵韵与清风正气相映生辉。
李留美,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菱角编制)传承人,来自呈贡区乌龙街道上可乐社区。自十岁随母亲王桂英学艺,五十余载光阴与十三道繁复工序相伴。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她手中的麦秸与彩线始终未变。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专注与坚持,恰似一缕清韵,澄澈如初,不改其志,为呈贡菱角编制的传承注入了最深沉的生命力。
镜头拉近,麦秸与彩线在李留美老师的指尖翻飞、渐次成形。这精妙的编制背后,是对毫厘不差的极致追求,每一道穿插需严丝合缝,每一个节点要恰到好处。这份指尖的“较真”,是匠心的基石,更是“守住底线”的直观演绎。如同为人处世,唯有如编制般恪守每一道工序的纯粹与规矩,方能成就方正不移的品格。
李留美老师双手托起的,是一件件造型规整、棱角分明、色彩明亮的菱角编制成品。它们凝聚着五十载的专注与炉火纯青的技艺,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传统编制技法的严谨规范。这方正的造型,不仅是技艺成熟的标志,更无声传递着为人处世当有棱角、守原则的深意。作为非遗的具象载体,它们承载着呈贡地方民俗的历史记忆,让古老技艺在掌心延续。
红黄主色调的菱角挂饰悬垂于枝头,在自然光影中斑斓生辉,随风轻舞。它们巧妙运用呈贡特有的编制技法,将质朴的麦秸与彩线化作跃动的艺术,成为极具辨识度的地方文化符号,让非遗之美随风潜入心,诉说着历史长河中的匠心故事。
两件别致的菱角挂饰悬于杆上,左侧的船型作品尤为亮眼,它由基础菱角单元创新编制而成,造型精巧,色彩交融。传统技艺在创新思维中扬帆起航,这艘“菱角舟”不仅是作者的巧思,更是呈贡非遗智慧与活力的生动缩影。
(武千梓 摄)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