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检人镜头

【纪检人·镜头】粉墨鉴清浊 灯影照方圆——探访呈贡非遗“滇剧”“花灯”艺术

来源于:呈贡区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5:51

编辑:呈贡—李云伟

在昆明市呈贡区的文化沃土上,滇剧与花灯这两朵非遗艺术之花,正绽放着历久弥新的光彩。滇剧的袍带铿锵、帽饰华章,蕴藏着传统工艺密码;花灯的彩衣翩跹、头饰流光,延续着鲜活民俗温度。从幕后的一针一线、一笔一画精研细作,到台前的一板一眼、一颦一笑精彩演绎, 它们不仅传递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严谨的行当规范、鲜明的角色塑造、深厚的道德教化内涵,更在方寸舞台间,映照着明辨清浊、恪守规矩、传承薪火的精神图谱。

1 (2).jpg

李有信,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传承人,生于具有两百年滇剧传承历史的呈贡斗南村。自幼深受滇剧艺术熏陶的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演出。作为滇剧艺术坚定的“守艺人”,他不仅坚持登台献艺,更倾囊相授,培养了百余名专业学员。 这位老艺术家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让古老的滇剧薪火在新时代生生不息,为呈贡非遗传承谱写了厚重篇章。

2.jpg

细观滇剧华服:龙纹刺绣针脚细密均匀,珠饰排列严谨有序。特定的纹样、色彩、配饰绝非随意,而是严格对应角色身份、性格乃至道德评判。这身披挂,是舞台艺术的视觉语言,更是传统伦理秩序与角色规范的外化象征。其一丝不苟的工艺背后,深藏着对“规矩方圆”的敬畏——如同社会运行,唯有角色各安其位、行事皆有法度,方能成就和谐大戏。

3.jpg

这顶翠绿为底、靛蓝勾边的滇剧戏帽,纹样古雅,色彩庄重。方寸之间,精妙的色彩搭配与装饰细节,无声传递着角色的忠奸善恶。一顶顶华冠,承载着非遗传承人对造型艺术的极致追求,更如一面面明镜,映照着舞台内外对“名实相符”、“行端表正”的价值追求。它们是滇剧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结晶。

4.jpg

李彦萍,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传承人,呈贡区老年大学艺术团团长。镜头定格瞬间,她身着粉红戏衣,头戴珠花璀璨,以细腻传神的表情、专业灵动的身姿,正演绎着花灯戏的动人情节。她不仅传递着花灯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以身体力行,诠释着非遗传承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敬业与专注, 让呈贡地方戏曲的审美与文化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5.jpg

这件花灯戏头饰,是传统手工艺的智慧结晶。金属为骨,珠玉为饰,历经设计、选料、塑形、镶嵌、组合五道严谨工序,方得璀璨。头饰依角色身份量身定制,形制、色彩皆有章法。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它不仅是舞台的点睛之笔,其制作过程对“工序规范”的恪守与成品对“角色定位”的精准表达,恰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在指尖艺术中的生动写照。

(武千梓 摄)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