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以敬畏之心行稳致远 在时代征程中涵养政治品格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5-08-01 19:33:04
编辑:石林—沈容宇
“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底线要求,更是检验其党性觉悟的关键尺度。身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三敬畏”为参照,在为群众办实事、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锤炼政治品格,如此方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稳健前行。
怀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般的真挚情怀敬畏人民,夯实执政根基的“稳定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党执掌政权最坚实的依托。对人民心怀敬畏,源于对“江山与人民互为一体”的深刻领悟,也源于对权力来源的清醒认知。回望党的百年历程,从“半条被子”传递的温暖承诺,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告捷;从疫情防控中众人齐心的壮阔场面,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无数共产党人用行动践行着 “不负人民” 的滚烫誓言。但也有少数干部,面对群众的需求推诿扯皮,作决策时无视群众意愿,搞“拍脑袋”式的工程。追根溯源,是他们丢掉了敬畏人民的初心。真正的敬畏,应体现在“视群众为家人” 的主动自觉中。只有始终以人民为导师、为人民谋福祉,才能在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准自身位置。
秉持“一片丹心向组织”的坚定信念敬畏组织,校准成长道路的“方向盘”。组织是党员干部成长的沃土,也是干事创业的坚强支撑。敬畏组织,意味着认同组织规矩、服从组织调配、维护组织团结,这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服从精神,还是“不贪一时之功、只为长远之效”的担当境界,都展现着对组织的绝对忠诚。反观有些干部,将个人置于组织之上,搞“小团体”“独断专行”;对组织的决定挑三拣四,符合心意的就执行,不合心意的就拖延,最终坠入腐败的泥潭。这些教训告诫我们,组织的培养如同阳光雨露,脱离了组织的监督,个人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终将迷失方向。要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组织,以服从的态度遵守纪律,在组织的培育中不断完善自我,在集体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坚守“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原则敬畏法纪,筑牢行为规范的 “防护网”。法纪是不可触碰的底线,是约束权力运行的“缰绳”。敬畏法纪,体现的是对规则的尊崇、对底线的坚守,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从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我们党始终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保障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如今,仍有个别干部心存“法不责众” 的侥幸,有的把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有的公然挑战法律权威,最终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这些案例印证了“违法必受惩”的铁律。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工作中依法行事,生活中严于律己,做到心有敬畏、言有分寸、行有边界。
“敬畏”二字,分量千钧、价值万金。敬畏人民,才能永葆公仆的本色;敬畏组织,才能坚守忠诚的初心;敬畏法纪,才能筑牢廉洁的防线。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三敬畏”当作座右铭,让其融入思想、化为行动,在为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使命,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李卿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