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源于:晋宁区
发布时间:2025-07-30 16:29:31
编辑:晋宁—张亚云
《冬夜读书示子聿》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学问终究是肤浅的,要想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要亲自实践、身体力行才行。从“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到“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从“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莫不在强调躬行和实践的重要性。
如若坐而论道、脱离实践,犹如悬丝作舟、画饼充粮,终将困于虚妄而不解现实之困,正所谓“不涉湍流,安知楫橹之用;不凿金石,岂识璞玉之藏”。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却在长平之战中“胶柱鼓瑟”,数十万赵军被坑杀,留下“纸上谈兵”的千古警示。北宋末期,一些程朱理学学者“终日坐谈性命”,过于注重空谈玄理和抽象概念,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顾炎武斥其“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直指对实务的荒废。更甚者如明末士人,沉迷清谈,面对李自成起义和清军入关,竟至“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尴尬境地。可见,纸上谈兵则认知浮泛,坐而论道则百事无成。
唯有知行合一、躬身实践,方能突破固有认知边界,发现未知领域,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战国名医扁鹊遍游列国,“过邯郸为带下医,过洛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为小儿医”,在行医实践中积累各方面经验,终成“脉学之宗”。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为修《本草纲目》,“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亲尝曼陀罗花以验证其麻醉功效,纠正历代本草谬误千余处。明代徐霞客三十余年行走天下,“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其《徐霞客游记》中对岩溶地貌的记载,比西方早两个世纪。此类“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在古今交织中照亮我们认知世界的路径。
当代中国,“绝知此事要躬行”已转化为实干兴邦的生动实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扎根稻田六十余载,“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终使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天眼”总工程师南仁东,跋山涉水十二年,“用脚步丈量洼地”,才选中贵州喀斯特洼地作为台址;“敦煌女儿”樊锦诗,从未名湖到莫高窟,青丝熬成白发,“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在洞窟中与壁画“对话”,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艺术重焕光彩……这些俯身大地的身影,让“躬行”二字有了泥土的重量,让实干精神在岁月里沉淀为民族前行的基石。
从陆游教子到阳明心学,从徐霞客游记到当代天文事业,躬行精神如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中华文明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把“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作习惯来传承,当作境界来追求。坚持知行合一、躬身实践,更深刻地感知实践,进而在实践中学到真知、体悟真谛、增长本领。(胡凤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