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工作研究】关于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来源于:驻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7-23 11:05:20

编辑:度假区—张凝

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石,其规范管理对保障工作质量效率、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水平、支撑处分人员信息查询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基层纪检监察档案规范管理的基础性地位

一是保障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纪检监察工作需严格把控监督、调查、处理全流程,做到精准记录。档案管理保障记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防范信息丢失或篡改,为后续复查及案件评查工作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的档案管理如同高效运转的“信息中枢”,显著优化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或翻阅目录,就能快速锁定所需资料,大幅压缩信息检索时间,避免重复劳动和信息混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完整的档案记录有助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推动整改落实,促进工作总结与分析,从而提升工作质量。三是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依据。纪检监察工作全链条须以事实为准绳,贯穿监督、审查、问责始终。档案中的记录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处理结果,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坚实的依据,确保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镇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纪检监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乡镇纪检部门调配人员不合理,人员配置较少,存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兼职情况,不能确保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个别领导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支持,成为制约其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基层纪检干部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自觉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识比较欠缺,存在失泄密的风险。

(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收集、管理不够规范。《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档案管理规定》贯彻落实不到位,案件办理及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完全按照这些规定开展工作。基层纪检部门没有明确各类材料如何归档,归档后保管期限是多久,没有具体的标准。部分纪检监察机关存在案件档案资料遗失,案件资料收集不全等问题。

(三)案件档案管理机制缺失与执行失范并存。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及保密等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导致资料收集不全、整理滞后、遗失频发;日常管理混乱,资料调阅常不履行手续。

(四)办公条件及设施不符合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要求。基层档案室设施简陋,基础条件薄弱,有的存在铁柜未上锁、安防措施缺位、防虫防霉设备缺失等问题。部分单位受限于条件,甚至将档案室与办案办公室混用,未设独立库房,既干扰正常办公,更危及档案安全。

三、规范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培训力度,不断转变思想意识。档案人员应树立科技赋能与科学管理理念,深化思想认识,推动服务模式由被动封闭向主动开放转变,以精准契合反腐倡廉工作需求。紧密围绕乡镇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档案内容泄露。

(二)健全制度体系,细化档案管理规范。针对收集、归档、保管、利用、保密、应急处置、数据库管理、鉴定销毁、公文处理等核心流程,修订完善相应制度,实现档案管理全过程规范化。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要求,收集纪检监察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档案资料,包括案件档案、文书档案、会议档案等,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严格按照档案整理规范,对收集材料进行分类、编号、装订与归档,保障档案资料完整归集、集中保管、安全存储及依规利用。

(三)创新制度机制,深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全纪检监察档案业务流程与技术规范,细化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电子档案安全。同时,通过统一档案管理标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一致性。

(四)强化软硬件基础,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设置独立档案库房,实现库房与办案区域物理隔离。配备档案柜、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及网络设备等现代化设施,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缩微技术,加速档案数字化进程。同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专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存储、高效检索与便捷利用,提升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安全防护,落实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余仕政)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