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禄劝:监督护航群众“家门口”就业圈

来源于:禄劝县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7:38

编辑:禄劝—奚颢洋

走进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东德镇金瑞社区移民新村,一排排漂亮整洁的楼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清新美丽,周边连片种植的早熟蜜本南瓜铺满田野,一辆辆满载丰收喜悦的货车鱼贯驶出,将这份甜蜜送往全国各地。

“现在每亩地年租金1000元,我还能在基地务工,两份收入加起来一年能有4万多元,而且还可以兼顾到家里老人、孩子。”正在搬运南瓜的移民李伟平高兴地与前来走访调研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近年来,禄劝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资金项目、引进优势市场主体,集中流转移民生产用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以产业促就业,拓展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就业岗位和季节性用工岗位,通过“产业+就业”双轮驱动,促进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为做足电站水库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精准帮扶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持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禄劝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坚持把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作为“稳就业、保民生”专项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产业扶持资金、就业政策落实、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精准监督、靠前监督,以监督带动监管、护航发展,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确保产业项目落地,实现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

“像蜜本南瓜产业一样,能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和项目还有好几种,比如工业辣椒、柠檬、芒果种植等高效、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如翻坝码头、土地整理、‘花果山’园区、电站后续配套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都为移民群众提供了很多‘家门口’就业岗位。”金瑞社区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军介绍道。

针对缺乏技术指导、土壤贫瘠、产业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深入人社、财政、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补贴发放、就业需求、产业规划等开展监督检查,建立问题清单,采用逐项销号的方式进行跟踪监督。

县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移民后扶产业发展资金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惠企政策落实,有效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更多产业扶持项目落地金瑞社区等移民新村,沿链拓展就业岗位。加快移民生产用地区域农田水利配套项目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推动2000亩土地集中流转。加快“花果山”产学研一体热带特色精品水果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特色产业“理论+实操”培训,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乌东德镇专家工作站,深入开展田间管理指导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更多适宜产业岗位的“技术工人”,推动移民群众“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2000亩的土地流转快速到位,水电路等要素保障也提前配套到位,我们企业能到这里投资,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云南丰椒农业公司现场负责人与“蹲点”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监督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生产要素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联合职能部门定期召开“局长坐诊接诉”“政企同心谈”等座谈会,集中听取企业诉求,现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监督激活基层服务“神经末梢”,精准捕捉企业动态需求、及时了解企业投资潜在“隐疾”,梳理形成清单,及时跟踪督办销号,严肃查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更多企业、项目落地移民新村保驾护航。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就业痛点难点,监督推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通过产业就业协同发力,让‘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图景更有温度。”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天祥)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