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风腐同查织密反腐防线
来源于:安宁市
发布时间:2025-07-08 17:28:02
编辑:安宁—李盼
腐败是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作风问题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是从“破窗效应”中汲取教训,以系统思维切断“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演化链条,将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深度融合,通过标本兼治、纠树并举,在“抓早抓小”中构建起拒腐防变的立体防线。
破“风腐同源”之弊,筑牢反腐认知防线。从一顿饭的破纪到一张卡的越界,从车轮上的特权到酒杯中的奢靡,超过九成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印证,作风“小洞”不补,权力“大坝”必溃。当前,“小节无害论”依然存在,吃顿饭是人情往来,收张卡算正常福利等错误认知,实为腐败蔓延的思想温床。要摒弃重腐轻风的思维,以“风腐同查”打破“大错才查、小错放过”的侥幸逻辑,既紧盯“权钱交易”的显性腐败,也严查“吃拿卡要”的隐性作风,让“破纪即问责”成为带电高压线。
行“纠树并举”之策,织密制度监督网络。反腐败既要“刮骨祛毒”治已病,更需“固本培元”防未然。面对电子红包穿“隐身衣”、物流送礼打“游击战”等新型变异,监督利剑要与时俱进,用数据铁笼锁住权力任性,以大数据捕捉隐形变异,借廉政画像预判作风风险。要用好在“三公”经费监测平台,准确识别并发现异常消费,加强“清廉单元”建设,让制度重塑变为“防腐疫苗”。要构建“查处—整改—教育”治理闭环,让“落马者”的忏悔录化作“清醒剂”,使“身边案”成为“活教材”,强化“以案四说”,把“不敢腐”的震慑转化为“不想腐”的自觉。
聚“多元共治”之力,激活社会参与动能。反腐败不仅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全民参与的治理工程。要打通立体监督通道,完善“举报人保护+线索反馈”机制,建立举报线索“接诉即办”流程,让民声民意转化为监督效能。要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方式,在城市地标中植入廉政景观,让清风正气浸润市井巷陌;开发沉浸式廉政剧本杀,使纪法教育从“填鸭说教”变“深度共情”;打造新媒体廉政IP矩阵,用短视频、表情包等“网言网语”激活年轻群体的廉洁基因,以群众监督构筑起全民参与的“防腐长城”。(张晓萍)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