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5-07-02 14:59:09

编辑:西山—李雅静

每年的“七一”,我们总在怀念那些在暗夜里举着火把前行的人。

他们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腹中空空却脊梁笔直,正是这般“正气存内”的生命姿态,让百年大党始终保持着“邪不可干”的精神免疫力。这种正气,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熔铸在革命者骨血里的精神基因。

在井冈山的竹海里,触摸着黄洋界哨口的石碑,当年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成防线,他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刻着“天下为公”的扁担挑起的不仅是粮食,更是一个政党对人民的承诺。正气在此时具象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长征路上,战士弥留之际,将冻成冰坨的干粮塞给战友,自己却化作永恒的丰碑。这种选择背后,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海拔。正气在此刻升华为:越是严寒彻骨,越显璀璨夺目。

当我们在军事博物馆看到那件缝着二百多块补丁的军装时,突然懂得:正气从不是装饰品,而是经年累月织就的生命质地。

延安窑洞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为人民服务》时,窗外的枣树正在抽芽。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让共产党的正气始终扎根于人民心中。正气在这里体现为:既能滋养万物,亦可涤荡污浊。

西柏坡的九月会议旧址里,保留着当年共产党人带着“两个务必”“进京赶考”的决议文本,这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觉,就像香山红叶经霜更艳,在诱惑考验中愈发澄明,正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需要时时擦拭的心鉴。

站在嘉兴南湖的红船旁,粼粼波光中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誓言。如何让正气永不蒙尘?答案就写在张富清深藏功名的沉默里,写在黄文秀扶贫日记的字迹间,写在救灾时党员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上。

正气是奔涌在当代共产党人血脉里的精神长江。

我们看得见驻村书记裤腿上的泥巴,看得见消防员逆行的背影,看得见科研人员熬白的鬓角。这种正气,既是个人修养的明镜,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它让一个百年大党始终保持着“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共产党人的正气如同头顶的七星,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它不在云端起舞,而在泥土里扎根;它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薪火相传。(李瑞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