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来源于:安宁市
发布时间:2025-07-01 18:49:14
编辑:安宁—李盼
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的最大敌人,它扭曲了政策执行的初衷,给基层带来沉重的负担,阻碍着创新活力的释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基层减负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答好作风建设考卷的必要之举。
整治形式主义要抓住“关键少数”。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本质在上级,是官本位问题。整治形式主义要抓住“关键少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上下一般粗、“一刀切”,避免急功近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对形式主义问题严肃问责处理。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将工作实效、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关键考核指标,降低对“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过度依赖。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形成反对形式主义、崇尚实干的良好风气。
整治形式主义要实现权责对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权责不对等、基层干部长期身兼数职等问题加重基层工作负担,要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建立责任清单,厘清责任边界,防止层层加码转嫁责任,避免出现权责交叉、重叠或空白的情况,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增强基层的自我发展和服务能力。
整治形式主义要激励担当作为。为基层减负帮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但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劲,而是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敢于善于担当、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优秀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党员干部在试错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放开手脚大胆干事创业。(张晓萍)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