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拾回农田“衣” 守护沃野“绿”
来源于:石林县
发布时间:2025-06-19 15:47:12
编辑:石林—沈容宇
“以前用完的地膜没地方放,现在收集残膜能换十几捆新地膜,省下不少钱,我们很高兴。”在石林县圭山镇额冲衣村“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地膜”回收中转站,县纪委监委第二片区协作组纪检监察干部看到一辆辆满载废旧地膜的农用车排起“长龙”,农户们正等待工作人员称重并兑换回收专用凭证,现场繁忙而有序。
“过去没有地膜回收政策,人参果、蔬菜等作物收获后,农户把废旧地膜随意堆放或丢弃,风一吹就四处飘散。”县纪委监委第二片区协作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时,农户们反映受自然条件限制,当地农作物种植长期依赖地膜覆盖技术,但废旧地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影响生产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以“片区协作”方式开展一线监督,进一步面对面详细了解废旧地膜威胁农业生态环境的情况,随即将问题反馈至县农业农村局,督促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
在监督推动下,县农业农村局启动“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地膜”试点,建立“合作社+企业+农户”三方联动机制:合作社主导回收,企业加工处理,农户参与兑换。同时,为从源头减少污染,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采购韧性好、易回收的加厚高强度地膜,既增强保温保墒效果,又降低残留率,保障农田生态安全。
“通过‘1:4’兑换比例(交4公斤旧膜换1公斤新膜),两天就回收了80吨,农户积极性很高。”圭山镇负责回收工作的合作社负责人向纪检监察干部介绍。
此外,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各乡镇(街道)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普及废旧地膜危害及回收意义,培训科学使用与回收技术,增强农户环保意识。“现在地膜有去处,土地‘喘得过气’,子孙的饭碗才能端得稳。”一位农户感慨道。
在县纪委监委监督和县职能部门协同发力下,当地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耕地质量得到改善,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曾经的“白色污染”正转化为“绿色财富”。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紧盯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以及交办投诉件的整改落实情况,通过立项督办、下发监督任务交办单、运用“蹲点式”“体验式”等监督方式全方位深入查找问题、精准发现问题、掌握问题整改进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以严格监督执纪和精准问责推动政治责任落实,守护绿色沃野。”石林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李卿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