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一针一线绣出清正廉洁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5-06-10 11:21:26

编辑:西山—李雅静

在昆明团结街道的乐居古彝村里,六十岁的李阿姨依然保持着每日刺绣的习惯。她的双手捏着银针,灵活得如同一只银白色的精灵,手腕翻飞之间,针线沿着布料上细密的纹样游走,针尖在阳光下一闪一灭,在经纬之间编织着千年传承的密码。彝族刺绣不仅是穿在身上的艺术,更蕴含着世代彝家人对天地人生的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纹样里,藏着通向清正廉洁的朴素真理。

经纬之间见规矩。彝族刺绣的构图讲究“一针一线,条缕分明;中规中矩,不能错位”,每条绣线必须严格遵循传统纹样的走向。当年轻绣娘急于求成想要简化步骤时,老人总会提醒:“绣花针走错一步,整片绣片就毁了”。这种对规则的敬畏,恰如党员干部的廉洁底线不可逾越。如《淮南子》中所言:“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世间万物皆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而为人做事只有遵规矩守底线,明确权力边界,知晓做事尺度,才能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针脚深处藏匠心。制作一套完整的彝族嫁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衣袖处的马缨花纹就要绣上万针。绣娘们相信“针脚密实,福气才能留得住”,每针每线都灌注着虔诚心意。这种不急不躁的定力,恰是抵御诱惑的最好屏障。就像老绣娘常说的:“绣花时眼睛要清亮,心里要干净”,当绣娘的双手被针线占满,心无旁骛时,自然无暇触碰不该拿的东西。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定力,才能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始终专注于干事创业和个人成长。

传承千年守初心。彝族刺绣中最常见的火焰纹,源自先祖对光明的崇拜;菱形纹代表土地,提醒后人脚踏实地;太阳纹昭示着光明磊落。这一个个符号,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形态与寓意,传承千年不褪色、不变形。在机械化生产席卷全球的今天,彝族绣娘依然坚持手工刺绣。当问到她们为何还在坚守时,她们说道,“机绣的图案虽然工整,却少了那份手心的温度”,这种近乎执拗的坚守,恰恰是对初心最好的诠释。唯有守住初心,不断强化对内心的检视和清扫,方能在繁杂的尘世中坚定意志,不断实现自我跨越。

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那些历经岁月依然鲜亮的绣片时,看到的不仅是绚丽的民族艺术,更是一个民族用针尖绣就的生命哲学——世间最美的图案,永远诞生于守规矩、耐寂寞、守初心的纯净心灵之中。(陈思思)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