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清风护航产业兴 共富路上纪检行 ——富民县罗免镇“四维联动”背后的监督力量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5-06-09 14:54:35

编辑:富民—郭世敏

在昆明市富民县罗免镇高仓村的晒谷场上,微风不燥、树影婆娑,篾刀与竹条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一排排编织好的簸箕、箩筐、背篓、斗笠......整齐码放。在这幅生机勃勃的共富图景里,县纪委监委的监督触角正悄然延伸,为镇村企民四维联动模式筑牢纪律屏障。

竹编作坊里的“微监督”:让非遗手艺变成“真收益”

“刘大哥,上个月的竹筐回收款到账没?合作社有没有扣手续费?”纪检监察干部老梁蹲在姊妹竹制品合作社的编织棚里,一边翻看农户登记台账,一边向正在编竹扇的村民刘光兴询问。阳光透过竹架缝隙洒在账本上,农户的编织数量、收购价格、付款日期清晰可辨。

据悉,高仓村超300余户从事竹编生产,熟练工月均收入3000-5000元。2024年,共编织出17万余件竹编产品,产值达95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6万元。

针对竹编产业“原料供应+成品回收”双订单模式,富民县纪委监委联合镇纪委建立“一企一策”监督清单,聚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合作社利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对竹编产业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使用等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当接到双层通风竹筐年供超13万只订单时,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又跟着运输司机找到四川、甘肃客商,走访核查产品远销过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暗箱操作等问题,着力让“非遗经济”在监督下茁壮成长。

田间地头的“流动监督岗”:让规模农业结出“廉洁果”

罗免镇者北村千亩杨梅园里,紫红色的果实压弯枝头,村监委主任老李正拿着笔记本穿梭在采摘人群中:“合作社今年的技术指导费有没有多收?老王家的杨梅今天采摘了多少?”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豌豆种植基地,富民县纪委监委驻县委办纪检监察组联合农业部门专家,对照7000亩标准化种植台账,实地丈量行距、抽检肥料发放记录。

针对村党委领办合作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整合廉政风险,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富民泽众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的冷库租赁、交易市场管理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建立“四议两公开+村监委备案”决策流程。

驻县委办纪检监察组持续跟进监督,紧扣“豌豆种植亩均增收400元”的目标任务和杨梅种植户年均3000元增收款的落实情况,确保村民增收资金精准直达,一分不少。

车间流水线上的“护航者”:让家门口的工厂充满“安全感”

云南品穗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蒸汽夹着玉米清香扑面而来,张燕珍熟练地将即食玉米装袋封口,胸前的工牌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面对前来走访的监督检查组,她激动地说:“我在车间负责包装,月收入近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农田,一年下来全家收入涨了3万多!”

针对“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县纪委监委聚焦标准化车间建设项目,从土地审批到设备采购开展全流程监督,督促企业建立“原料收购价格公示栏”,将120元/天的临时工工资标准、53个固定岗位的招聘流程纳入“清廉企业”建设范畴。相关责任部门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机制,收集并协调解决原料收购、政策落实等问题,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当满载玉米种子的货车驶向田间,监督组同步跟进种子发放登记,确保20万袋即食玉米日产量。

“从竹林深处到工厂车间,监督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让‘镇村企民’的每一份付出都有公平的回报。”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暮色中的罗免镇,竹编作坊的灯火与车间的霓虹交相辉映,纪检监察干部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群众关于“共富”的新期待。(钱媛媛)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