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基层治理需要“三度”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5-04-07 11:18:11
编辑:西山—李雅静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之事无大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让基层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就要做到“力度”“精度”“温度”并行,这样才能解决好那些较为突出的矛盾问题,把基层的工作做好做实,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要有对沉疴积弊敢于“亮剑”的力度。当前,天价彩礼使更多的年轻人恐婚恐育,让骗取彩礼的不法分子有迹可循;逢节送大礼的习俗,也让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多了一份“送礼就够体面”的负担,有人因此患上了节日焦虑症;巧立名目、降级敛财的酒席则让群众苦不堪言……面对长期难以解决的陋习或问题,基层需拿出相当力度的措施,面对影响群众生活的沉疴积弊,基层必须敢于“亮剑”,要通过制定严格标准、倡导签署承诺书等方式,大力整治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凝聚奋进新时代的气象力量。
要有合法合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度。一方面,有力举措必须合规合法,不能与法律规定相抵触,尤其是涉及到需要处罚的,更应审慎,不应超出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政策执行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不同地区有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行业有不同发展逻辑、生态,只有强化精准思维,拿好“放大镜”、细捻“绣花针”,才能让治理的“针脚”更细密、群众获得感更充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有“新”意满满又“心”意满满的温度。治理有力度、有精度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民生温度。这温度,既来自治理落实的明显效果,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也来自治理过程的换位思考,让大家心里暖洋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盼,在平衡兼顾中找到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的解决方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幸福,让基层治理真正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力度、精度、温度,在基层治理中从来不是彼此对立、相互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基层干部要在工作中突出基层治理的温度、精度与力度,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杨淇涵)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