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织密基层监督网 共治共享“同心路”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5-04-03 17:44:32

编辑:官渡—李代瑜

“这一到下雨天,我家屋顶就不停漏水,太糟心了!”“可不是嘛,墙皮也脱落得厉害,看上去有安全隐患。” 近期,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黄家庄社区春城路60号院坝内居民们参加了一场居民院坝会,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倒出苦水。 

原来,春城路60号1单元的屋顶,每逢雨季便出现渗水、墙皮脱落、家具受损等状况,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难点与堵点。看似是楼顶的一道裂痕,实则是群众心头的一抹隐痛。

官渡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协同监督优势,指导辖区太和街道纪工委带领黄家庄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以问题为导向,以“听民意、强监督、解难题”为载体,将监督嵌入社区社会治理全过程,不断压实各方责任,畅通监督渠道,推动民生工程从“纸面”落到“地面”。

在查找问题根源阶段,针对春城路60号1单元屋顶漏水成因复杂,涉及建筑老化、资金筹措、工程管理、责任落实等多重问题,区纪委监委督促太和街道纪工委坚持 “监督前置” 原则,通过 “三查” 精准剖析问题。一查需求清单。在项目启动前期,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每一户居民家中,详细排查漏水点位,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坚决杜绝 “拍脑袋决策”。工作人员逐一记录居民反馈,为后续制定精准解决方案夯实基础。二查资金流向。紧盯维修基金的使用情况,社区严格按照要求,对预算进行仔细对比,实地核验每一笔费用,防止出现价格虚报和资金挪用现象。三查责任落实。区纪委监委明确物业公司、施工方等相关主体的责任分工,针对可能出现的推诿扯皮等问题,现场督办,确保治理工作有的放矢。

查找问题是基础,整改落实是关键。为打通治理过程中的堵点,区纪委监委指导街道纪工委和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创新监督方式。一方面,明确主体责任,开创 “共治共建” 新局面。在春城路 60 号 1 单元楼顶维护项目实施前,区纪委监委推动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和居民院坝会议,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共同选定施工方,并合理确定维护资金的筹集方案。另一方面,搭建“阳光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区纪委监委组建“室组地”监督工作组,实时监督施工进程,并定期向群众公示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竣工后,由官渡区慈善协会、太和街道黄家庄社区、云南善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监督、验收整体项目施工,避免出现利益冲突,保障项目质量。

项目竣工后,楼顶漏水现象得到彻底解决,让春城路60号共计15户的居民受益。居民李奶奶欣慰地说:“现在屋顶修得结实,雨季再也不用摆盆接水了,这是政府给我们老百姓办的大好事!”

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街道纪工委提醒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坚持“及时修”与“长久护”相结合。黄家庄社区不断完善社区基金使用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规范基金使用流程,实现维修基金使用全程留痕、可追溯,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同时,区纪委监委定期开展“回头看”,在春城路60号1单元楼顶维护项目完工半年后,监督工作组进行 “复检”,发现局部防水层老化问题,及时督促启动维护预案,防止问题反弹,推动民生工程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我们将持续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充分发挥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一线监督员’作用,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网络。以此次解决屋顶漏水为契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监督模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后续维护、资金管理和群众自治中,让这条‘同心路’越走越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周才娇、朱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