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

建“圈”就是围猎 入“圈”就是咬饵

来源于: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04-01 18:10:35

编辑:赵艳芳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 “警钟长鸣 清风护航”警示教育专栏于今日正式开栏。本专栏将聚焦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要求,以“强警示、明法纪、树清风”为宗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绷紧纪律之弦、把稳行为之舵,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以“案”为戒,敲响慎独慎微的警钟;以“规”为尺,划清公与私的界限;以“廉”为镜,映照初心使命的底色。敬请关注!

“警示教育片中当事人本有大好的前途,但却沉迷于各种‘圈子文化’,利用职权之便,大搞利益交换,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日前,东川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张正余在观看警示教育片《圈·套》后说道。

2025年2月,由昆明市纪委监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圈·套》在全市清廉云南建设昆明实践警示教育大会上播放后,引发热烈反响,会后,昆明市各县(市)区和部分市级机关部门纷纷组织观看。

警示教育片选取了2024年以来查处的李亮、王磊、吴建功、胡龙嘉、谢卫等自规、住建、国企、水利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了案件当事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轨迹和腐败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了他们深陷“甜蜜圈”“知己圈”“老乡圈”“同学圈”的“圈套”之中而不自知,将纪法抛诸脑后,为所欲为,逾纪破法,最终被纪法严惩的惨痛教训,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信号。

《圈·套》揭开了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一些“圈子”的盖子,揭露其以各种“圈”为掩体,大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实质。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对“圈子文化”提高警惕,圈子不是恩赐、不是捷径,而是圈套、是定时炸弹;警醒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清清白白的同事关系,亲清有度的政商关系。

从近年来多个领域、多个地区发生的系统性腐败、系列窝案的腐败链条来看,“圈子文化”成为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坚决查处窝案背后腐败、作风和责任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持续深化清廉云南建设昆明实践,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注重深挖案件背后深层次问题,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

昆明市纪委监委在查办案件的同时,建立全市警示教育资源库,统筹全市警示教育案例资源,深入剖析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注重典型个案深度解剖和行业类案共性分析,拍摄了《圈·套》《余罪》《贪塌》等系列警示教育片,分层分类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做到警示教育“精准滴灌”,以“案中人”教育身边人,切实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为党员干部“立在面前的镜子”,使党员干部在可见、可听、可感中强化以案为鉴意识,不断提升“免疫力”。

“我们将立足自身职责,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和内容,持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不断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引导党员干部摈弃‘看客’心态,做到以案为戒、警钟长鸣。”昆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吕文康 陈柯钰 赵艳芳)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