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拎得清”方能“走得远”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5-03-10 10:22:56

编辑:西山—李雅静

“拎得清”是一种做人智慧,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党员干部要“拎得清”,就是要对自身处境有客观理性的认知,明白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只有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分得清是非善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自身角色定位要“拎得清”,始终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关系着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要“拎得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常问一问自己是否牢记宗旨秉公为民,是否心系群众排忧解难,是否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从内心深处牢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公仆的职责使命,始终把“人民至上”贯穿于干事创业的全过程,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解决一件件难事,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答应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首要标准,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答卷。

面对诱惑考验时要“拎得清”,不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党员干部面临的风险诱惑也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如果“拎不清”就容易在各种利益诱惑、思想腐蚀面前心生动摇、难以自持,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请君入瓮。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对此,党员干部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上的总开关,筑牢“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抵腐定力。要时刻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看看自己干了多少事、“种了多少地”,少比比自己拿了多少钱、升了多大官,以“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的心态对待名利,做到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

应对困难挑战时要“拎得清”,持续磨炼“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本领。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能力,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在任何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面前要“拎得清”,不退缩、不逃避,时刻以“见叶知秋”的敏锐性、以箭在弦上的斗争姿态,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以“抓铁留痕”的干劲、“水滴石穿”的韧劲、“愚公移山”的闯劲,有效化解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当好新时代的“实干家”。(陈思思)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