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以监督之力当好蔬菜产业“守护人”

来源于:宜良县

发布时间:2025-02-28 17:25:14

编辑:宜良—刘红艳

香菜、菠菜、奶白菜……在宜良县马街镇云南鼎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熟练地摘菜、打包、装箱,贴有产地标签的新鲜蔬菜,正准备进入冷链运输线发往东南亚市场销售。

位于宜良县北部的马街镇,拥有万亩蔬菜基地资源,早在2012年就已纳入昆明市菜篮子工程规划,是当地农民收入来源之一。

然而,早期的蔬菜种植仅仅依靠农户“单打独斗”,生产效益并不高。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马街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一棵菜”发力,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蔬菜生产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和优化布局,招引现代化企业落地,不断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布局,马街镇纪委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监督推动该镇探索建立了集土地流转型、人力资源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为一体的镇级联合社,“化零为整”形成“党组织+联合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抱团取暖”模式,实现由“1家1户单打独斗”向“1镇1社联合发展”转变。

“以前我们都是自己种自己卖,不懂技术、不了解市场,蔬菜的品质和销路都没有保障。现在有了联合社,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张大哥向前来走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说道。

与此同时,该镇纪委还把护航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监督结合起来,从土地流转到项目落地、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全产业链全程跟进监督,结合镇、村“两委”产业发展中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地、资金使用等情况,主动深入一线,奔走在田间地头,切实当好蔬菜产业“守护人”,让“菜篮子”变成“钱袋子”。

目前,该镇镇级联合社已吸引46个村小组5365户菜农入社,将1.3万亩优质土地整合起来,统一平整、建设大棚、引进设备种植辣椒、菠菜、菜心、上海青、芥兰等。联合社还向社员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构建“企业派单+联合社委托+菜农定向种植”的“订单农业”利益联结机制,有效降低社员市场交易风险。2024年,该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2.3亿元。

近年来,宜良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深化运用“纪巡审”协同、“室组地”联动等监督模式,紧盯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补助资金发放和使用、物资保障供应等环节,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以监督推动高原蔬菜种植、特色渔业养殖等产业发展,切实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下一步,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不断优化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效,拧紧产业发展责任链条,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强有力的监督当好蔬菜产业‘守护人’,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宜良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刘红艳、刘思琦)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