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5-01-16 12:01:24
编辑:西山—李雅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为民情怀,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坚守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倾听群众心声、关注群众需要,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为现实。
视群众利益为“第一考虑”,以敢干会干画好干事创业“同心圆”。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谷文昌留下的工作笔记上写有这样两句话:“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的好书记杨善洲常说:“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只有将自己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事创业才能充满激情、充满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多一些“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共情力”,多一些“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责任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不搞徒有其表的“花架子”,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造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以燕子垒窝的韧劲、蚂蚁啃骨的干劲,多做一些打基础、做铺垫的事,多做一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
视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能干巧干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隔着玻璃看,筑牢不了鱼水深情;坐在车里转,密切不了干群关系;伏在案上写,厚植不了群众基础。不知群众柴米油盐事,怎知百姓生活之艰辛。只有深入群众中间、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生活,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每一户、每一人,才能以真情架起“连心桥”。广大党员干部要放下官架接地气、去掉官腔敞心扉,带着亲情温情热情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与群众坐“长板凳”、喝“大碗茶”、说“乡土话”,搞明白群众需求,找清楚问题根源。要坚持“进山问樵”“入水问渔”,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而是要从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检视工作成果,要推心置腹、换位思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群众利益和愿望,要抓建设、谋发展、干实事,真正让群众说得上话、看到诚意、感受变化、见到实效。
视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实干苦干铺就群众生活“幸福路”。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纵观百年党史,一代代共产党员以奋进诠释理想信念,以行动担当时代使命,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权力观,把守护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积极研究探索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强化“有解”“优解”思维,补齐“民生木桶”短板,真正把资源整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力量汇聚起来、把服务提升起来,不断满足人民对更优教育、更优医疗、更优环境的期盼。(张才月)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