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人生当若荷

来源于:嵩明县

发布时间:2024-11-15 16:02:40

编辑:嵩明—王瑞华

青荷不墨四季画,绿水无言岁岁流。荷,亦为芙蕖,生于暮春,美于盛夏,枯于仲秋,落于寒冬;荷,在季节流转里以不同姿态默默装扮大地,春凝翠,夏娇艳,秋厚重,冬凄美。

“秋阴不散霜风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深冬浅时节,总想寻一个丝雨如愁的天气,去领略清雨残荷的凄美、品味残荷听雨的意境。一个周末的午后,我终于得以去寻找荷之清姿丽影。一路上,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田田青荷叶、亭亭水中立的六月荷花景象。可如今,冬天就要到了,在木落千山秋色冷、云横万里寒冬至的秋冬交替时节,还能最后再看一眼荷之风姿气韵吗?这个季节的荷,应该是只剩下些许枯茎败叶,稀稀疏疏地横在水面上了吧?或许,连这种残败景象都了无踪影了吧?

约一小时的车程,我终于来到了昆明大观楼荷花池畔。世事茫茫难自料,秋愁黯黯独成行。盛夏那幽香脱俗的荷花,那清圆碧绿的荷叶,此时早已是“干荷叶,色苍苍,减了清香”的清瘦之荷,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放眼望去,只见片片微卷的枯黄荷叶,在湛蓝如宝石的天空下静默着,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永恒与无常,枝枝干瘦的荷茎高擎着一个个籽实饱满的莲蓬,在水中坚强挺立着,恰似在凝望着天边那抹高远的深蓝,在冷风中默默积蓄着向上的力量,在悄悄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滇池畔这片荷塘,今年“小荷才露尖尖角”时我来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我来过。遥想当时,这里是荷叶田田、荷花连连、荷风阵阵的繁华景象,层层荷叶如绿浪般向遥远天边蔓延开来。那时的荷花池畔,别提有多热闹了,摄影爱好者忙着选不同角度拍照,画家全神贯注在画板上描摹画荷……但此时的残荷,寒风摇残枝,冷水映残荷,“叶无圆影柄无香,收尽莲歌冷碧塘”,碧水池塘中,清瘦枯荷独自伫立着,很少有人驻足观赏,一切热闹和欢乐似乎都与残荷无关,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我想,秋冬残荷,恐怕早被人们遗忘了吧?然而,残荷,毫不在意外界的一切,即便凋落,风骨依然,即使枯茎败叶满塘秋,依旧以清瘦身姿独自舞秋风,在残缺世界里坚守着重生与希望,挺立着铮铮铁骨望断秋风,以残缺身躯竭力撑起生命的悲壮与厚重,演绎秋冬残荷别样美的生命乐章。

春夏,绿荷卷裳;秋冬,残荷听雨。残荷不残,风骨犹存。荷残,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人生当若荷,不畏残败。当像春夏碧荷,清而不妖,艳而不俗,出泥不染;当如秋冬残荷,残而不败,败而不枯,枯而不朽。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月有圆缺,人有悲喜,盛开与衰败转化,希望与绝望交织,繁华与落寞交替。我们身处这个起伏跌宕的世界里,总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之事,但不论是身处高峰,还是身陷低谷,都要始终秉持荷花精神,谨记荷花定律,保持强大内心,树立阳光心态,品味残荷苍凉之美、残缺之美,以明亮的慧眼去发现生活的美好,以坦然姿态去面对生命起伏和世事变迁,勇毅无畏,不惧风雨,不惧挑战,像残荷一样活出色彩,活成一首耐人寻味的诗。

凉风写意,旷野如画,残荷成诗。此时,秋深冬浅,岁月流淌,让我们在时光深处,静静守望着内心幽香静谧的荷塘,不慕繁华,不惧落寞,净如青荷不染心,心若残荷不畏残破。(李雪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