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富民县联动监督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4-11-12 10:17:13
编辑:富民—郭世敏
“在评标过程中,如发现本人与投标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泄露评标内容及其他有关情况。严禁组建或者加入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微信群、QQ群等网络通讯群组......”近日,在富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谈话室内,富民县纪委监委和县政务服务局有关负责同志正在组织参与招投标评审的专家学习评标纪律规定要求。
多年来,在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活动中,各评标专家均以集中评审方式对项目进行评审,随着评标专家出席频率增加,在长时间的评标工作中会对同城投标人产生主观印象,与投标人之间容易发生隐含的“熟人效应”;同时,同一地区专家库中某些特殊专家数量偏少,影响着评标质量的提高和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为破除这一隐性壁垒,富民县纪委监委聚焦清廉云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和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围绕落实《昆明市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联合县政务服务局出台《富民县公共资源交易联动监督工作方案》,建立“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综合监管+县纪委监委联动监督+各行业部门主管”的“1+1+N”的联动监督模式,成立检查组,集中力量整治领导干部和主管部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代理机构违规操作、投标人围标串标、评标专家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
在开标前,通过制定“三重一大”机制、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专家考评制度、纪律守则等制度,全方位约束标前行为,严格招标文件备案等举措打好“预防针”。创新出台“一函两单”工作监督机制,联合检查组定期开展抽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适时下发监督提醒函或风险提示单、警示提示单,及时纠正整改。联合推动下,县政务服务局借助“省市区域协作”契机,积极推进公共资源标准化建设,打造5个标准评标工位,采取“物防”筑牢空间屏障,从地域上隔离交易各方当事人,有效解决专家“熟面孔”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影响评审公正性的腐败风险。
“我们在评标区配备了独立语音视频传输系统及监控摄像头。不同于以往,开标室不再有见证人身影,见证人和监督组工作人员全程在见证室通过实时视频监控,关注开评标现场情况。”该县政务服务局相关分管领导介绍。
针对如何增强招投标过程中廉洁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进场项目公开化、公正化、透明化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严把标中“评审关”,推动县政务服务局新建评标区智慧化监督平台。评标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交易活动进行监测预警,同步进行音视频记录留存,实现对交易主体异常行为动态监管和交易风险行为的预防式监管,评标区域实现评标专家“零接触”、评标过程“零干预”、评标区外人员“零进入”。截至目前,使用评标区智慧化监督平台完成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47个,交易各方主体满意度较高,投诉质疑率为零。
“项目招投标工作完成后,我们与县政务服务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走访,对中标单位标后履约、相关部门责任落实、项目建设等情况开展检查,做实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监督闭环。”富民县纪委监委相关分管领导表示。目前,共召开工作协调会议4次,开展联动监管5次,综合研判问题3次,发现相关问题1起,有效筑牢招投标廉洁防线。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