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宜良咸菜
来源于:宜良县
发布时间:2024-11-04 14:24:43
编辑:宜良—刘红艳
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的饮食文化,咸菜的腌制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咸菜的原料也不同,大多是就地取材,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多,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在宜良,咸菜品种繁多,似乎只有您想不到,没有宜良人做不出的咸菜。
在宜良农村,咸菜是宜良人家的味道,小时候爷爷奶奶家里饭桌上必备咸菜美食。自我懂事后到成年,在菜肴中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咸菜。我的家乡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桌上鱼肉虾,不如一口咸疙瘩”。可想而知,咸菜疙瘩的吸引力该有多大。
在过去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几个咸菜罐,腌制着各种各样的咸菜,为的是在漫长的日子里,家里一日三餐有可口的下饭菜。好像腌上了咸菜,生活就有了一份踏实和安定的感觉。
在宜良乡下,做咸菜是农村女子的基本技能,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前。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做咸菜的好手,她非常熟悉做各种咸菜的每一道工序。不论什么样的蔬菜原料,只要经过母亲的手,都可以成为腌制咸菜的上好主料,再配上其他辅料装进腌菜罐里发酵后,就变成了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
为了能让一家人吃饱、吃好,贤惠的母亲一年四季总在做着不同的咸菜。从我十三岁起就常常给她打下手。从备料到洗、切、拌、装罐都全程参与。我们家做咸菜的品种还是蛮多的,有酱、酸腌菜、卤腐、糟辣子、豆豉、腌椿、腌荞头、腌大头菜、腌萝卜、萝卜丝鲊、茄子鲊、藕鲊、土瓜鲊、南瓜鲊、红薯鲊、竽头鲊、骨头参、谱鱼等。做糟辣子时,放一些韭菜花或者是放一些干巴菌,又是另一种口味。母亲做的咸菜不仅丰富了我们家餐桌上的味道,而且也赢得了许多乡邻的青睐和赞誉。凡是吃过母亲的咸菜的人,都会念念不忘。20世纪70年代初,县花灯剧团经常送戏下乡,凡到我们村演出,都要吃我母亲做的咸菜。住在村里的知青、供销社的小孙叔叔到我家吃过一次饭后,便成了常客,经常三个一群,五个一党的到家里来蹭饭,不求其他,就是想吃母亲的咸菜。
酱、腌菜、糟辣子、卤腐这四样在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做,它不但是咸菜,还是厨房做菜用得到的配料。儿时我喜欢吃的是这四种鲊菜:萝卜丝鲊、茄子鲊、藕鲊、骨头参。奶奶说我嘴刁,只有妈妈知道我是吃够了萝卜白菜,肚里无油,嘴里寡淡,能吃上油亮油亮的肉,红彤彤的萝卜丝,香味扑鼻的茄子鲊、藕鲊,泛着肉香、骨头香的骨头参就是吃到人间最好的美味。所以在做这几样咸菜时我是最开心,也是最卖力的。
实际上做这些鲊菜都大同小异,掌握了一些规律和技巧就能得心应手。做萝卜丝鲊我们家都是在春节前的腊月杀了猪后做。具体做法是:先把大米下热锅小火炒香,再放上草果、八角、花椒面、小茴香、胡椒面,炒到金黄,冷却后磨成面;再用一个洗净的大盆把洗净晒干的萝卜丝放在里面备用。然后把猪头洗干净放在大铁锅里煮,直煮到肉化骨酥,挑出的骨头不用,把汤和肉分离。再把炒好的面和煮好的肉放进装萝卜丝的大盆中,放上食盐、辣椒面,白酒、香油,把它们搅拌在一起,边拌边加肉汤,不断搅拌合拢,直到搅拌均匀。最后把洗净凉干的罐子用白酒消毒,把拌好的萝卜丝鲊放凉透后装在罐子里,倒点香油封罐,用一层纸加上一层塑料用松紧带扎好就好。可以直接蒸吃,但最好吃的是蒸后用香油炒了吃。
茄子鲊的做法与萝卜丝鲊差不多,先备好料。选一个大太阳天,把茄子切成丝放在太阳下晒,晒到茄皮两面收缩稍软较好(吃时口感好,不塞牙),新鲜的红绿辣椒切碎晾晒到半干。炒面的做法和做萝卜丝鲊的一样,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减。把晒好的茄子放在蒸锅上蒸五分钟,将面粉、蒸好的茄子、晒好的辣椒放在一个洗净不沾油的盆里,洒上适量的食盐、白酒、辣椒面、白糖,然后搅拌均匀,放凉透后装在洗净凉干白酒消过毒的罐里,封上罐就好。藕鲊的做法要简单得多。把洗净的藕切成片放在蒸锅上蒸15分钟,然后放在簸箕里晒,晒到八成干时放在一个洗净的盆子里,放上适量食盐、八角面、辣椒面、茴香面,少许白酒、香油,搅拌均匀就可以装罐了。
茄子酢、藕鲊在罐中可以保存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味道,初期的茄子酢、藕鲊有股浓厚香味,中期稍酸是舌尖最好吃的味,用炒子酢炒洋芋丝或炒肉丝等,相当的下饭,后期就泛酸点,爱吃酢的宜良人就好后期这口泛酸的味,更是没胃口的孕妇的下饭菜。从罐中捞出一把茄子酢、藕鲊用烧热七成热的香油炒下,装在瓶中能吃好长时间,远走他乡带上它,独自一人的夜晚,哪怕只有一碗升腾着热气的汤面,只要配上母亲做的咸菜,也足以温暖孤寂的心。垂涎欲滴的鲊菜催着一颗急切的归乡之心。
咸菜深深融入我们宜良人的生活中;吃咸菜也是宜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反映出简素、勤劳的生活理念。
十年前,母亲身体健康时,每年还自做咸菜,我每每回家都要带一些到县城里吃。每当吃着母亲做的咸菜,就会回忆少年时和母亲做咸菜时的温馨情景,闻到久违的香味。读高中时,我就离开父母在学校住读,学校食堂的炒菜对我来说很贵。为了省钱,周末回家让母亲给装上几瓶咸菜做下饭菜。后来远离家乡读书,工作,无论行走何地,品到何种美味,总会想起母亲做的咸菜,感到由衷的亲切。现在生活改善了,餐桌上的菜丰富多彩,大鱼、大肉几乎餐餐可以吃到。可是母亲的咸菜香辣、爽口,我总要不时地尝尝,换换胃口。如今母亲年老体弱,不再做咸菜,我已无法吃到她做的咸菜。有时想吃,到农贸市场买一点,亲戚也不时送些来,可我却感觉不到原来的味道。原来母亲做的咸菜 ,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浓浓的乡愁。
我曾游历过大江南北,吃过各地不同风味的咸菜,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上海的咸菜肉丝面和雪笋汤,其中,四川咸菜种类极多,据说必以自贡井的粗盐腌制乃佳,行销全国,远至海外,堪称咸菜之王。但我还是喜欢家乡宜良的咸菜,只觉得母亲亲手腌制的咸菜才是咸菜中的极品。
现在,我终于明白,少年时期的记忆最为深刻,伴随人的一生。我的咸菜情结,是儿时的烙印,是对家乡的眷恋,是对娘亲的想念和爱,更是淡淡的乡愁。它更像一条绳索,把我的相思牢牢拴住。每每睡梦中醒来,舔舔嘴唇,咸咸的味道就会弥漫在心头,久久不散。(李艳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