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 “云子”传承的清廉之道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4-11-01 15:40:59
编辑:官渡—李代瑜
儿子最近迷上围棋,在他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暑期尾声,我们决定专程带他来参观坐落于昆明市官渡古镇内的云子棋院和云子博物馆,凑巧这里正组织云子文化传扬活动周。
广福路边,沿着篆有“官渡”两个大字的牌坊步入古镇,走到古城中心深处,一处悬挂书写“云子”牌匾的古色古香门头就是棋院和博物馆所在地。云南围棋子,简称云子围棋,又称云子,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产品,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云南省的文化名片之一,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唐代傅梦求所作《围棋赋》有云: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直到今天,云子仍是手工滴制而成。
迈过云子大门,一盘黑白分明的棋局镶嵌云子棋院门头正中,格外醒目。
“爸爸,这盘局貌似黑子更胜一筹。”
“这是一盘还没下完的棋局,局部看黑子占有优势,但博弈之间,一个优秀的棋手从来不以小胜小负动心,要有大局观。更不可贪小胜而失全盘,贪小而失大,做人做事都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嗯嗯……嗷……”
进入棋院,我们来到实地参观云子制作过程的制棋车间。静谧的环境,依稀听到打磨石头的声音。两名工匠静坐炉前,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云子的生产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素有‘国宝云子’之称……”墙上的电子大屏正播放着云子历史,一旁的儿子正认真地边听边看工匠整个制作过程,只见师傅们熟练地一蘸一滴一转,看似简单的动作,3至5秒一气呵成。“一条铁板上滴六七枚棋子,大小、厚薄、圆度,皆有精准要求。若不够圆、有花纹或气泡,通通视为废子。这一套动作如此往复,一日要做几千遍。”听到这段讲解,孩子惊叹不已,“爸爸,想不到一颗棋子的诞生会有这么难啊!”
“手腕要稳,力量拿捏到位,全凭手感把控棋子质量,渐渐形成肌肉记忆,手赋予棋子的灵性温暖,是机器做不出来的。”老师傅边挑拣“废子”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心无杂念做好云子,这上千年历史的技艺才能得到代代相传。”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回望无数落马官员,无一不是既要名,还图利,不仅想当官,还想发大财。然而,只有心无旁骛为民干实事才是正道,方得始终。
当我们走到云子博物馆,一张张老照片、一副副珍贵棋子依次陈列,每一个物件仿佛都在诉说着什么。“黑子为何能在光下呈现不同色泽?”儿子手举一颗黑子对着灯光好奇问道,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图鉴手册给出了答案:“在云子制作中,精选紫英石、玛瑙等30余种矿物石料,经不同配比制成,就能产生碧绿、宝蓝等色泽。”
“你看,棋子虽小,但‘滴制’不易,除了心无杂念,还要精益求精,不能以次充好,诚信为大,无论是碧绿色还是宝蓝色,都要做到内心透亮,不忘本真,光明磊落。”
“我记住了,爸爸。正常观察,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所有围棋都是只有黑白两色?”
“黑白颜色对比明显,棋手容易辨别。如同世间的是非、善恶、美丑,鲜明对比,清晰分明。”
“黑白,美丑,善恶……”伴随着一段清新优雅的古筝旋律,孩子意犹未尽地回味着今天的“研学”之旅。
云子犹如滇池“古渡”边一位穿越历史的老者,用黑与白的铸成之理和博弈之道,循循善诱着他的子孙要时刻泾渭分明,恪守清廉本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风清气正的家国环境。(刘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