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巡察干部坚决不能“躺平”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4-11-01 15:24:44

编辑:富民—郭世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需要我们每一名巡察干部学思践悟、真抓实干,坚决杜绝“躺平”思想,自身要做到“四不能”和“四杜绝”,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思想不能“躺平”,杜绝思想颓废,在“督”上紧“发条”。巡察的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要认真落实政治巡察的本质要求,做实政治“体检”。“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巡察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把执行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第一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守“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努力提升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防止巡察干部思想滑坡,各级巡察机构和干部监督室要加强巡察干部的监督,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采取不定时抽查巡察干部上下班纪律和考勤,设置意见箱、举报电话等方式,全面加强巡察干部的监督检查,为思想松懈的巡察干部上紧纪律“发条”。

纪律不能“躺平”,杜绝作风消极,在“严”上见真章。“严是爱、宽是害”。巡察干部是监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把“利剑”,如何发挥好“利剑”作用,就需要纪律来约束和保障,以严明的纪律来锤炼巡察干部的作风。巡察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慎权”“慎欲”“慎独”,自觉过好名利关、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做到政治正、思想正、品行正、作风正,巡察中决不能贪图“小恩小惠”而放弃原则,对应当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样我们就辜负了组织信任,巡察的威信也会丧失。律人者应先律己,巡察干部用纪律尺子去衡量被巡察单位时,被巡察单位的一双双眼睛也盯紧了巡察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时时处处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守得住清苦,顶得住“闲言”,耐得住寂寞,永葆清正廉洁本色,才能增强巡察干部的公信力。

学习不能“躺平”,杜绝技能滑坡,在“学”上下功夫。学习是巡察干部永恒的主题,是必备素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的重要途径。作为巡察干部,要熟练掌握巡察业务知识,不断充实丰富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补齐“知识短板”。要重点学习党纪党规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被巡察单位的职能职责,从一些表面现象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精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巡察工作的需要。

实干不能“躺平”,杜绝责任缺失,在“干”上看绩效。巡察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做表面文章,必须做实做细支撑材料和问题底稿,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证据确凿,是经得起检验和核查的真实存在,所以巡察干部要始终做到坚持原则,将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查找发现问题,敢于纠正“政治偏差”,坚决杜绝“躺平”当“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要敢于、善于监督,深挖细查问题线索。要摆正自身位置、端正态度,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牢记“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如实反映和报告是渎职”的原则,敢于较真碰硬,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眼”,精准研判每一个问题线索,努力提高成案率,达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教育效果。(陈金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