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莫让“全家福”演变为“全家腐”

来源于:呈贡区

发布时间:2024-08-22 10:57:18

编辑:呈贡—张旭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第一道防线”,清廉家风,更是培育优良党风、清朗政风、淳朴社风的“重要基石”。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正视“公”与“私”的关系、厘清“亲”与“清”的界限、发挥“教化”与“警醒”的作用,“守好家门”,廉洁齐家、廉洁治家。

正视“公”与“私”的关系,言传身教践行清廉传家。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领导干部的言行对家人具有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严、私德不修,会给其家庭成员带来错误的示范,负面影响家人的价值观,容易使整个家庭步入歧途,从“全家福”演变为“全家腐”,从而破坏家庭生态。对党员干部而言,要时刻牢记手中权力“姓公”,不能因私废公,公器私用,更不能徇私枉法,在公与私上要不糊涂、明大义。要摆正公与私的关系,要明白职务与权力关乎一方发展、百姓福祉,不能是非不分,更不能擅权妄为。同时,要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为家人树立良好榜样,要注重家庭家风家教,自觉将廉洁自律的理念融入家庭日常生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配偶、子女、亲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身正为范引领家风建设,不给腐败滋生和贪欲蔓延提供土壤和空间。

厘清“亲”与“清”的界限,强化监督织密廉洁“防护网”。家庭廉洁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主动接受组织、媒体、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纠正偏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和管理,厘清“亲”与“清”的界限,特别要关注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的行为举止,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影响谋取私利,让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将“围猎”的“枪口”对准家庭成员,导致领导干部最终沦为“囊中猎物”。同时,要将“家庭助廉”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引导和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算好“廉洁账”、多吹“廉洁风”、守住“廉洁门”,构筑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家人齐心协力编织牢不可破的家庭廉洁“防护网”。

发挥“教化”与“警醒”的作用,潜移默化引领新风正气。好家风可以涵养清廉的社风民风,坏家风却为腐败滋生提供土壤和条件。一方面,要强化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家庭、家风教育活动,以学习“廉洁家庭”典型案例、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签订“家风建设”承诺书等形式,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清廉家庭典型事迹,让家庭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反面警示,把领导干部家属纳入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组织领导干部家属进行职务犯罪人员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汲取“全家腐”的家族式腐败案例教训,规范整治领导干部家属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开展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个人报告事项检查抽查。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公职人员分级分类开展廉政家访,了解公职人员家庭生活情况,听取家属意见建议,教育引导公职人员家属积极做好“廉内助”,督促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好家门、守好后院”,筑牢家庭“廉洁墙”,引领整个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张晓莉)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