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为基层减负 为实干撑腰

来源于:西山区

发布时间:2024-07-11 17:41:25

编辑:西山—李雅静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更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抓“关键少数”促“减负长效”。为基层减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实践。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认清自己在基层减负中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多站在基层同志的立场考虑问题,坚持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为基层干部卸掉不必要的负担,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着力加强领导干部政绩观教育和专业能力提升培养,抓好典型案例通报,切实从思想观念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增强系统性思维,优化工作流程,让决策部署更科学、执行更高效、群众更满意。

让“繁复考核”变“精准考核”。科学合理考核是对基层工作的检验和督促,但诸多部门考核落脚到基层一线就容易产生“多头考核”。做好基层减负工作,要科学设置考核内容,用“综合考核”替代“多头考核”,对“规定动作”精准考核,“创新动作”有效加分。同时,因地因时制定考核指标,清理重复、无意义指标,让考核“接地气”“有效力”。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手脚从“填不完的数据、理不完的细则、写不完的总结”中解脱出来,留出更多时间走村入户、访村进组,解决来自“群众考官”的疑难问题。

严“监督问责”提“减负质效”。基层减负不等于减责,决不可有“钻空子”的侥幸心理,要把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重要抓手,重“迹”更重“绩”,杜绝过度追求“留痕”。一方面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监督考察方式,建立平时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指标,通过实地调研、民意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摸清工作真实情况、政策落实成效,从而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实绩。另一方面要健全问责机制,对于“只‘收到’不做到”的人和事立行立改,对存在“指尖上”形式主义问题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加强批评教育,引导好党员干部把精力真正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李雪)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