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以下看上“减脂塑形” 助推基层松绑减负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4-06-26 12:00:37
编辑:官渡—李代瑜
“区委巡察干部是‘为基层减负’的监督者和践行者,基层减负如同‘瘦身’,既要‘减脂’又要‘塑型’,才能让基层社会治理迸发新的生机活力。”官渡区委巡察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官渡区在区委巡察工作中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巡察重点聚焦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区委巡察机构立足治源头、明权责、减负担,以下看上推动“齐抓共管”,更加注重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从上至下发力,通过“减脂塑形”真正为基层减负、为干部松绑。
“基层‘减脂’减的是重复、繁琐、形式、官僚,要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让基层工作更务实高效。”区委巡察机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巡察机构建立对社区巡察“巡根治源”工作机制,针对问题表现在社区、成因在街道或区属职能部门,仅依靠社区层面难以整改的问题,由巡察办以巡察建议书形式移交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筹整改。同时,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成果充分贯通协同起来,在巡察中同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密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等专项检查,在党建、党风廉政等年度检查考核中,对已巡察过的街道、社区直接运用巡察成果,不再重复开展现场检查考核,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进一步精简督检考事项。
此外,该区巡察机构还注重在工作中发现制约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出台《官渡区关于规范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实施方案》,规范官渡区社区组织权责指导目录,规范“履行职责事项”46项、“协助服务事项”56项、“保留外部挂牌”6项、“保留出具证明事项”2项,清理“不应由社区组织出具证明事项”45项,做到目录之外不得赋权,切实为社区组织和社区干部松绑减负。
“基层‘塑型’塑的是担当、作为、实干、保障,要将基层减负成效落脚于基层干部的幸福感、群众的获得感上,真正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作为。”区委巡察机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巡察机构研究建立对社区巡察的“1+2+N”制度体系,坚持五“不”原则,力求务实管用:一是不要求社区党委提交书面汇报材料,而是以座谈会议的方式听取社区工作情况;二是不要求专门梳理各类工作台账,而是提供必要支撑材料;三是不单独召开进驻及反馈会议,而是在街道集中组织动员、反馈;四是不以留痕多少简单评判社区干部履职,而是重在以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论英雄”;五是不允许巡察干部坐在办公室里检查台账,而是必须深入群众走访调研。
“大爷你好,我是前段时间到你们小区走访的巡察工作人员小朱,请问之前您反映的问题解决得还满意吗?”为全面了解群众诉求、深入了解社区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该区巡察机构深入开展基层巡察“四方访谈”,通过“一线巡访”暗访、夜访流动人员和小摊小贩,“入户走访”入楼栋、进住宅或参与“院坝会”,“焦点面谈”对德高望重人员、带头致富人、敢于发声人必谈,“察话恳谈”走访社区服务的公共单位、企业和商户,变等待接访为主动下访,巡察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唠家常”“掏心窝”,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解决了部分社区“管道多年漏水”、文化设施运行不正常、养老服务中心使用率不高、城中村居民停车难等烦心事。
目前,官渡区委共对76个社区开展巡察,累计走访群众2300余人,通过主动访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领域问题210余个。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发挥政治巡察监督作用,持续助推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减负工作既能有效‘减脂’,摆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更能有力‘塑型’,让基层干部永葆活力、实干担当。”区委巡察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李俊)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