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那时,那景,那人
来源于:富民县
发布时间:2024-04-07 09:56:07
编辑:富民—王焱
早已记不起是何时翻到的旧照片,那照片是在家乡所拍,可能从拍照片的时候情绪就被牵动了吧。那是一个周末的傍晚,和母亲沿着螳川西路行走,忽然间一个身背老式冰棍箱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一边用沙哑的声音“卖冰棍、卖冰棍”的声声吆喝着,一边把目光投向过路的行人,从期待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十分渴望有谁能来买一支冰棒!
当我向他走近时,一个老式的冰棍“恒温”箱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得出箱子的外表早已被磨损掉漆,甚至铁皮都磨下去了一层,那该是用了很久很久了吧!我感到十分惊讶,如今这个年代竟然还有这种“古董”,更惊奇的是现在居然还有这种流动的卖冰棍的方式。不知为什么?此刻,心头涌入一种想法,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买几支冰棍,甚至有一种想把它全买走的冲动。在当今社会,老人身背这样一个小小的冰棍箱走街串巷地卖冰棍,真是太不容易了,这是我好多年都不曾见到过的。
想到这,不禁抬头看了看身旁的母亲,突然忆起母亲所讲的儿时状况,母亲说过,她们儿时生活拮据极了,每天几乎饭都吃不饱,更别谈什么零花钱了,如果平时想吃什么东西都不敢说出,只有到了家里大人靠卖东西而得到微薄收入的时候才敢索要几分钱去买一根冰棍吃。而那个时候卖冰棍的方式便如眼前这位老人一般。
闲聊中得知老人经营这行当已经三十多年了,卖冰棍的收入维持了他一家人的生活,挣的钱供孩子读书直到大学毕业,家里还盖了房。说到卖冰棍,老人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谈到:开始那些年生意还不错,一天有时可以卖一两箱甚至更多,后来许多商店开始有了冰柜,大街小巷都在卖冰棍,自己的生意就不怎么好了,但好在自己卖的冰棍要比商店卖得便宜,而且又可以走村串巷,方便灵活,一天下来还是能销出去不少,基本还能维持生计,但是越往后就越难了……
听着老人讲述的经历和一些辛酸往事,他那开朗的性格和对现状生活的满足感,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使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乐观坚持的一面,更敬佩的是别人做不到的他却做到了,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做着平凡的事情,过着平凡的生活,风风雨雨,走遍了富民的大街小巷,一直坚持下来,专注只做一件事,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老人是幸福的。之后和伙伴外出逛街或是在公园散步,偶尔能够遇上老人三两次,而每次都拉上伙伴一起向他买上几支冰棍。说到这,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够为老人做的了,只愿他的努力能够获得收获吧,也愿所有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人能不被上天辜负。(刘玉林)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