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不修则官德不正
来源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纪检监察工委
发布时间:2024-04-03 21:16:03
编辑:周娅婷
近年来,在违纪官员的通报中常常能见到“私德不修”与“官德不正”的例子。例如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段颖“私德不正,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安徽省亳州市原市长邓真晓“私德不修,品行不正”。不难看出,对于从政者而言,私德与官德互为表里,两者都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私德与公德相对,是从个人角度对品德、修养、作风、习惯的道德规范和评价,由于我国自古有重视家庭伦理的传统,私德更偏向于对爱情、婚姻、家庭、交友等方面的评价。私德不修多指个人道德缺乏有效塑造和约束,品德差、修养低、习惯差、生活作风不检点。官德即为官之德、从政之德,是指官员应当遵守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官德不正即因缺乏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从政者出现以权谋私、滥权妄为,脱离组织、脱离群众,当“两面派”、做“两面人”等情况。
私德不修则私德不正。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地道德实践是修养私德的正途。没有播种,何来收获。道德修养是一个动态和系统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修养的最佳时期,能为一生打下基础和底色,即“第一粒扣子”。随着人经历阅历的增加,外部环境的调整变化,对个人道德影响因素也会因时因地产生变化,从而对个人品德进行修正、打磨将是伴随人一生的长期过程。古人有“止于至善”的理想追求,崇敬高山般的个人品格。随着整体社会意识的变迁,功利主义、投机文化、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对个人道德产生冲击和影响,因而保持自身道德修养应有“时时常擦拭,勿使惹尘埃”的自觉和行动。
私德不正则官德不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近来通报反面典型不乏私德不正的例子,如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批“道德败坏、胆大妄为、贪婪无度”;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正厅级干部吴青春被批“道德败坏、廉洁底线失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刘宏武被批“鲜廉寡耻、道德败坏”。事实证明,私德乃官德之根基,根正则木直,源清则流长。私德不正的从政者,常常只顾个人前途利益,私心泛起,甘愿被“围猎”,掉入权钱色交织的陷阱,冲破纪律的底线,从而把“为官正德”抛之脑后,做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
讲官德必先严私德。官德之要在忠诚、清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防微杜渐,积于跬步,正心明道,正本清源,保持本色。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清白做人、廉洁齐家,开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干好自家事。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不断净化可能对道德产生不利影响的外部环境,远离低级趣味、腐败堕落的不正作风,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从政先修德,做官先做人。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强调为官德如同仕途的航向一样重要。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德立身、以德修身、以德立业、以德从政。将修私德作为“必修课”、“必答题”, 带头弘扬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价值观,积极培养坚实的道德防线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人。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纪检监察工委 朱树山)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