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谏官廉吏毛玉

来源于:驻市文化和旅游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4-03-19 18:05:01

编辑:陶萍

明代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毛玉,其人品正如其名,品行高致、冰清如玉。他一生皆居谏职,刚正不阿、举奸劝善的事迹名震朝野,流传至今。

毛玉,字国珍,号琢庵,云南右卫(今昆明高峣)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正德五年(1510年),由行人擢南京吏科给事中,后历任南京兵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户科右给事中等职。

明弘治年间,毛玉捐资买地,在府城创办昆明地区最早的书院,聘请名师授课,督导劝学,促进风俗教化,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明武宗时期,宠信太监,朝政污浊,盗贼四起,阁臣不用事。毛玉上疏弹劾华盖殿大学士焦芳、文渊阁大学士刘宇,指出二人不作为、不担当,祸国殃民,请求从严惩治,“以谢万姓”。为了防备战乱,他又建议加强南京防务,自己留守加强戒备,南京因此戒备森严,“盗不敢犯”。嘉靖元年,毛玉改任吏科给事中。嘉靖继位后,受宠信的太监日益骄横,毛玉再次不畏权势,上疏《惩既往,戒将来,以塞祸源,以回天意事》,劝诫嘉靖皇帝要“戒嗜欲,杜请托,以破侥幸之门,塞蛊惑之隙”,批评正德皇帝时期的奸臣“竭天下之才而取之,尽锱铢填溪壑之欲而用之”。后毛玉奉命审讯宁王朱宸濠叛乱牵连的多起冤案,他深入调查甄别,使许多受牵连者得以雪冤,并由此建议,禁止地方官员与藩王来往。为汲取武官骄横、贪婪的历史教训,他还上疏建议加强知府权力,削弱监军和武官权势,以安定边疆,这些建议均被朝廷采纳。

嘉靖三年(1524)四月,嘉靖帝为其生父尊号皇统问题的“大礼议”之争到了白热化程度,嘉靖帝先后让杨廷和等嘉靖初期的改革大臣退职居家,扫除旧臣反对阻力,随后诏谕礼部上奏为其生父母册封文书,这一决定,顿时激化了矛盾。“玉复言嘉背违成法,变乱国是,乞斥。”毛玉属反对嘉靖皇帝遵生父为“皇考”的一派。在一次早朝后,毛玉等群臣跪于皇宫左顺门前哭谏,嘉靖帝大怒,严令“下狱受杖”,最终十多人被打死、百十人被逮入锦衣卫狱。毛玉被打得皮开肉绽,卒于狱中。

毛玉作为谏官,赴死如归,初心如磐,不顾其身而被廷杖入狱而死,死后穷到无钱装殓的地步。其一生忠于职守、清介耿直、不畏生死、敢做敢言,令世人肃然起敬。隆庆元年,毛玉始得平反,被追赠为光禄少卿。后人将他的奏章编为《琢庵奏议》全书十卷,以此表达对这位出生在昆明的谏官廉吏的尊敬。(温铁毅)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