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来源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纪检监察工委
发布时间:2024-03-04 18:10:44
编辑:周娅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什么是产生腐败问题的土壤和条件?既包括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又包括不受管控的私欲贪念,也包括失之于宽的监督和惩处、收益大于成本对围猎者的诱惑。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滋生了腐败。聚焦铲除土壤条件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以“三不腐”一体推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要从法律、纪律和道德不同层面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达到“清底土”、“断腐根”的效果。
用法律规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则是善治之前提。我们要有效解决“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这个根本的土壤和条件,必须织严法律法规监督之网,将“脱缰野马”束紧绑牢,将“奔流洪水”堤坝筑高。一方面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公权力运行边界和红线。另一方面要以健全的反腐惩腐法律法规来提高腐败成本和围猎成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用法律的规矩来规范权力的配置和运行,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用法律的利刃斩断钱权交易、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的链条,斩断“围猎”之手、“伸出”之手。
用纪律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持续紧盯“七个有之”问题,确保党纪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坚持以纪治吏、以纪促廉,坚持越往后越严,对依然我行我素、不收敛不收手的坚决查处,坚决清存量、遏增量。以严肃执纪约束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约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用道德净化。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一体推进“三不腐”是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的必由之路,其中做到“不想腐”需要的是党员干部因其自发觉悟而“不想”,需要充分发挥道德净化作用。初心正,就会把背离组织、背离人民、忘记信仰视为极大悲哀;官德正,就会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看成是极大的耻辱;私德正,就会把公道正派、光明坦荡、公平正义视为基本的职业操守。有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的人,即使在外部监督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慎独慎微、清廉自守,古今中外不乏先例。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需要德润人心,让本心趋向于善,从思想上清除“污泥”,为不想腐提供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未有穷期。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要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磨憨—磨丁合作区纪检监察工委 赵清燕)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