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文苑

识分知足 外无求焉

来源于: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发布时间:2024-03-04 18:09:36

编辑:牛明峰

1975年的一天,那是在寒冬腊月,我陪母亲到村边小河畔洗衣服,一不小心,母亲把一小块肥皂掉到了河里。如果是现在,掉就掉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那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年代。母亲卷起裤脚和手袖,捞了好大一会儿才把小块肥皂捞起来。那时母亲刚生了第三个孩子不久,是不能碰冷水的。为一小块肥皂,母亲冒了受寒染病的风险。这个场景留给我很深的印象,直到多年以后还总是想起母亲的克勤克俭。母亲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不仅陪伴了我们的童年时光,而且融入了一家人的生命和灵魂,成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家经历过不少曲折和坎坷。我奶奶生了六个孩子,由于太穷,抚养不善,只有我父亲和叔叔两个活了下来。我父亲是高小毕业,当时在农村算是识文断字的,已经被招录到曲靖地区机械厂当工人。后来因历史原因,被下放回农村,让他们尝遍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使他们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从小就要求我们不要多事、不要惹事。父亲常说:“只要你能平安地度过一生,我们就很知足了,不要求你出人头地,不指望你当啥子官,也不要求你成为一个如何有钱的人。”现在我当机关公务员,一直记着父亲的话,始终低调做人,不敢有一点出格的言行,不敢招惹一点额外的是非,多余的东西会让我感觉到不安。

母亲向来注重结交好人缘,她平时说得最多的,就是怕我有出息了欺负别人,也怕没出息而被别人欺负。她总说:“在与别人相处中,要多忍让一些,有不如我们的人,还有比我们强的人,不管与谁相处,都要泰然处之。你大学毕业参军后,真正进入社会,我们就管不了你了。如果你比别人强,不要欺负人,受欺负的滋味很难受,不要把你自己受过的委屈再强加给别人。不是你的妻子不要去招惹,不是你的钱也不要动。做人不要锋芒毕露,只要能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已经很好了。”她还说:“你是县上中考状元,又是免试上重点大学,读书很多,记性又好,但不要显摆自己有学问,不要说自己懂这样懂那样,要多向别人学习,在这个社会中多学会一些东西,比多消耗一些东西强。”

母亲教会了我做事情必须专注投入,她自己夜里纳鞋垫缝衣服,困得实在熬不住了,就用细针触自己的手腕。2000年8月,我从部队转业到市纪委,编辑《昆明纪检监察》杂志,改稿校对十分辛苦。如果感到疲劳了,我也会学母亲那样,用铅笔戳一戳手背,直到有痛感使自己睡意消失。

父亲教会我如何知足常乐,如何淡泊名利。前年,我跟父亲抱怨晋升慢,他马上严肃告诫:“你闭嘴吧!你知道吗?你初中的很多同学都是打工!苦死苦活。你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分钱工资不会拖欠。我们现在日子过得不错,本身就应该感恩,不要去奢求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父亲还经常警示我:“人如果自己弱了不能强求,要学会跟从强者。也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勿要盲目攀比,做个真实的你自己!”

2010年前,我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我父亲到镇上去赶集,镇政府有朋友说:“看,那是常在《昆明日报》发文章作者的爹。”他就感到很自豪。2004年春节,时任市纪委宣传教育室主任到北市区月牙塘小区家访,对我父亲说“小牛不错的,文稿写得又快又好。你养了个好儿子啊!”我父亲就说:“这是党的培养。”正是父亲这种真实质朴、谦虚感恩的教育,让我一直都铭记初心,不忘本我,砥砺前行。

我的父亲和母亲一生朴实,没有什么大道理,却实在通透,他们一直教育我们三兄妹要本分做人,踏实做事,这对我的影响很大,不管干什么,这种人生态度我都不曾变过。他们留下的这笔财富,为我们一家保驾护航,让我们平安快乐,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和奉献社会的赤子之心。(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牛明峰)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