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有“互联网思维”
来源于:官渡区
发布时间:2024-02-20 11:38:40
编辑:官渡—李代瑜
淄博以露天烧烤的巨大流量“点亮”夜经济,“带火”一座城;哈尔滨文旅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策划“冰雪IP”,创下3天旅游收入近60亿元的历史新高;云南罗平警方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风趣幽默的普法视频火遍全网,引发各地警方纷纷效仿……进入新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民生诉求的“传声筒”、群众智慧的“存储器”,党员干部要主动拥抱互联网、用好新技术,走好网上群众新路线,开辟网上工作新天地。
当前,网红经济、流量效应等网络“浪潮”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剂”。党员干部要打开“互联网思维”,主动融入新媒体、运用新技术,积极学习网络沟通技巧,掌握网络工作技能,增强数据分析、新闻解读、案例对比等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实时性、互动性、共享性、协作性等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率,以极限“网速”赋能干事创业的前进步伐,让互联网“红利”更快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互联网思维”不仅体现了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还彰显了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互联网时代,群众活跃于网络,要想全面掌握民意民情,就要善于“上网”“触网”“用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无论是打造流量IP、直播带货、拍摄短视频,还是加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都是政府职能下沉的体现,折射的是为民服务的情怀。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紧跟时代潮流,敏锐把握、深刻洞察网络热点爆点的规律特点,精准定位发展“坐标”,精心规划发展“路线”,善于把大数据和“小特色”结合起来,借助“网红”“大V”“网络达人”等优势资源,将本地区特色风情、民俗亮点以及当地政府有温度有情怀的便民举措宣传出去,在文化旅游、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秩序等方面打造“网络爆款”,着力打响地方品牌名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党员干部在“用网”时,既要注重创新,更要坚持守正。要有敏锐的“网感”,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和民生热点,及时搜集整理网民意见,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合理转化成利民便民的好政策;要高度重视网民反映的问题,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比较普遍、集中的问题则要快速处理并及时反馈,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主动公开工作举措、进展成效,及时公布群众关心的政务信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朱斌)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