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 | 履职担当不停步——市纪委监委亮点工作集萃
来源于: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24 09:41:45
编辑:赵艳芳
党风政风监督室
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持续强化制度创新为监督工作赋能增效,添措施、强机制,努力形成推动监督工作更加精准化、可持续、见效果的实践、路径和经验,推动全市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寻求突破。
建立调度机制 提高监督精准性
围绕积极推进“大监督”工作格局,制定《昆明市纪委监委机关监督调度工作规范(试行)》,综合运用会议调度、居中调度、下沉调度、联合调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监督工作的统筹指导。
在深入开展“清廉云南”建设昆明实践过程中,定期开展调度,明确工作重点、分析难点堵点。针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2件重点督办件、25件重点交办件等开展现场调度,在深入一线中找准症结、给对措施。
针对整治“太平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城镇道路停车收费乱象等工作,梳理形成《监督工作调度会事项办理情况清单》,构建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
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坚持在节假日监督过程中深化运用“单元制”监督机制和分色管理办法,在整合监督力量的同时把成效量化到人,不断释放制度叠加效能。
开展统计派单管理 打造全流程责任化工作体系
每月做好对“党风政风监督统计系统”等4个平台9大模块数据的研判分析,针对数据空白点等问题,根据《昆明市纪委监委机关统计派单工作机制(试行)》,运用指令类、落实类派单等,实现问题前端的工作预警。
督促各监督检查室加强对联系县(市)区的监督指导工作,实现问题中端的动态推进。对于排名长期靠后的县(市)区,适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并作为市纪委监委年度综合考核中监督检查板块的重要依据,实现问题整改的综合量化评估。
首创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指引
印发《昆明市纪委监委规范运用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指引(试行)》,设立数量评查8项指标、质量评查5项指标,对纪检监察建议制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查,努力实现对纪检监察建议运用的全周期管理和闭环监督,持续推动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质增效。
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组
2023年,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组认真抓好系统施治、源头防范、惩防并举工作,加强统筹谋划,从案件查办之初就着手以案促改,将改和促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推动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达到查办一个案件、教育一批干部、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的良好效果。
警示教育严纪律
高度重视被监督单位经常性纪律教育,把纪律教育寓于日常,通过案件情况通报、宣读处分决定、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将纪律执行从处分决定的“一张纸 ”向警示教育课、纪法普及课、心理疏导课的“三堂课”转变,组织(督促)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4次。
发出建议明要求
发出对违纪案件做好以案促改工作的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案发单位全面梳理排查虚报、冒领、侵占、提供虚假材料以及擅自改变用途的项目。
分析研判找问题
深入细致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聚焦被监督单位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及党风廉政情况进行深度检视,找准影响政治生态的单位病、行业病和个人的职业病,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制度因素、土壤环境,形成全面准确的政治生态画像,全年撰写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15篇。
建章立制补漏洞
督促案发单位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精准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廉洁从政防护墙,推动监督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制定出台加强教育管理监督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公务车辆管理使用规定、项目管理办法、财务报销等相关制度4件,进一步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澄清正名树正气
认真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把好执纪的温度、力度、尺度。通过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的方式“三管齐下”对2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体现出为受到诬告错告者撑腰鼓劲的坚定决心,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回访教育鼓心劲
对2名受处分人员积极开展回访教育,积极帮助打开心结、卸下包袱,鼓励其重拾信心重整精神再出发。通过人文关怀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挽救,使受处分人员从“有错”向“有为”转变,让监督执纪执法更具亲和力,实现案件查办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昆明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网站声明
来信请寄:中共昆明市纪委、监察委信访室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邮编:650500
举报电话:0871-12388 举报网址:https://yunnan.12388.gov.cn/